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叶运航

荔波县人民医院,贵州省 黔南布 558400

摘要

目的:讨论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对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11-2022.11在本院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盲选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为56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为56例,采用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护理的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便秘、失眠、腹泻、食欲不振)、疾病的复发率、VAS疼痛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手术过程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关键词

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患者

正文


疝气是指腹腔内器官通过腹壁缺陷进入腹壁外的组织间隙或囊腔,形成一个可触及的包块,疝气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较多[1]疝气的形成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先天性疝气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发育不全或开口有缺陷引起的;后天性疝气则通常是由于腹壁肌肉的松弛、腹压增大、腹壁组织受损等因素导致的[2]。常见的导致疝气的因素包括肥胖、妊娠、剧烈运动、咳嗽、便秘等。对于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感染、便秘、腹泻等术后并发症的存也影响影响着治疗效果。提高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水平,对于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作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11-2022.11在本院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盲选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为56例,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3.28±8.71岁),体重4769kg,平均体重(55.67±3.54kg),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为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2.76±6.94岁),体重5174kg,平均体重(59.27±6.13kg),采用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和家属都清楚本研究内容,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如术前的身体检查指导、告知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检测患者的生命体重和术后饮食用药等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再实施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案,具体包括:

1.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3名、其他护理相关人员5名。所有成员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护理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入选,需具有极高的责任心和专业护理能力。护理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职权分明,护士长统筹整个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制定具有个人特色的护理方案,并将护理方案分类落实到责任护士和其他护理人员。护士长还需定期召开相关的讨论会,小组成员群策群力解决对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评估、体表剃毛、禁食禁饮等。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体表剃毛主要是为了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机会,术前常规剃毛是必要的措施之一。禁食禁饮是为了避免手术过程中胃内容物反流而导致的误吸,也是为了避免手术后发生呕吐和腹胀等并发症。在手术室准备前,护士需要负责检查手术室的清洁与消毒情况,确保手术室符合卫生标准。准备手术器械时,护士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污染。

3.术中护理:主要包括尽量保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恒定的体温和体液平衡,预防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同时,护士还需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器械和药品的准备工作,并妥善收集和保存手术中产生的标本和记录。手术室护士需进行严格消毒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器械和敷料由专人准备,避免污染。

4.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疼痛管理、伤口护理、排尿排便护理等。术后疼痛是患者最需要护理的问题之一,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给予适量的镇痛,提供舒适的环境。伤口护理主要包括对伤口的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排尿排便护理主要是监测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保持排尿通畅和正常排便,防止便秘和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5.康复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督促患者尽早开展适当的活动训练,来恢复患者的肌力和功能。开始时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行走和简单的屈伸运动,逐渐加大强度和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康复运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都要避免过度用力,如剧烈运动、重物搬运等,以免增加腹压,导致再疝。

6.在饮食上,老年患者术后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科学性。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加重症状。患者术后的饮食云泽需遵循适量、定时、定量原则。而且清淡饮食也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因为肥胖是导致腹壁肌肉组织松弛及腹压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腹壁压力,减少疝气发生的概率。

7.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可以通过呼吸锻炼、轻柔按摩和音乐疗法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信心去接受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有关疝气的知识和生活护理的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康复效果和预防复发。

1.3 疗效标准

1.3.1观察记录两组老年患者术后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并进行评价,用时越短则表示护理效果越明显。

1.3.2观察两组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便秘、失眠、腹泻、食欲不振)和疾病的复发情况并进行评价。

1.3.3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老年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范围为04分,得分越少表示疼痛程度越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29.0软件,()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15.64±4.57小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25.41±6.37小时),(t=9.326P=0.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83±2.19天)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2.37±5.24天),(t=5.982P=0.001)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20.13±5.79小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29.84±6.15小时),(t=8.603P=0.001)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便秘、失眠、腹泻、食欲不振分别为1例、0例、0例、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2例(3.57%);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便秘、失眠、腹泻、食欲不振分别为3例、2例、1例、5例,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11例(19.6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照组好,χ2=7.049P=0.008)有统计学意义。

2.4两组疾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0例(0%)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4例(7.14%),χ2=4.148P=0.042)有统计学意义。

2.5两组VAS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为(2.12±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为(2.96±0.57分),(t=9.471P=0.001)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疝气的最常见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的是修补腹壁缺损,防止器官再次脱出。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是通过在患者腹部切开一个6cm左右的切口,将腹腔内的脏器复位,并修补腹壁缺陷,防止再疝;腹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在患者腹部开一个1cm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镜,观察和操作腹腔内的器官,然后通过小切口修补腹壁缺陷[4]。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便秘、失眠、腹泻、食欲不振)、疾病的复发率、VAS疼痛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手术风险较高,护理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首先,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操作效率[5]。在以往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能存在一些环节的断层,导致手术室工作进程不流畅,影响手术室操作的效率。而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工作流程,减少手术室工作环节的中断,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其次,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医疗操作的准确性[6]。在手术室操作中,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对手术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明确每个操作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手术操作更加有序和准确,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也明显缩短,手术室风险降低。再次,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医疗环节,患者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在以往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能存在一些环节的疏漏,导致患者的安全受到威胁。而通过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对手术室环境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7]。最后,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8]。手术不仅仅是个体操作,还涉及到整个医疗团队的协同合作。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确保每个环节的顺畅衔接,并且能够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关注和照顾,患者的康复质量明显提高,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9-10]。本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由于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开展更大样本容量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综上所述,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对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提高手术室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金花.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2):71+73.

[2]苏惠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01):136-139.

[3]胡苹.手术室全期护理对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中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09):1106-1107.

[4]付佳.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07-208.

[5]刘婵娟.手术室护理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1):1569-1570.

[6]何新源.手术室护理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6):69.

[7]赵娜.循证护理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2):191-193.

[8]谭炎平,范凯橼,叶秋彤等.个性化护理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03):90-93.

[9]葛方元.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护理方式及其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3):163-164.

[10]李晓晨,马敬岚,徐洁.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8):81-8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