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胡婉玲

长沙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10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和比较。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且前者的改善幅度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时,可对其吞咽功能加以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吞咽功能评分;治疗效果

正文


    脑卒中在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临床最典型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多是因脑血管狭窄或者阻塞所引起的局部供血、供氧缺失,进而形成的脑局部功能障碍所致。从实践上来看,这种疾病多发生突然,且具有高死亡率与致残率,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虽然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这种疾病的存活率上升。但不少患者在颅脑局部缺血缺氧后,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恢复难度较大。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是临床较为典型的一种脑卒中后遗症,持续时间长,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干扰。部分患者甚至会因为吞咽功能障碍,而出现误吸,进而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对于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重视度提高。常规疗法以药物使用加口腔、吞咽康复训练为主。这类措施相对笼统,无法对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改善,效果欠佳。基于此,我院提出加用综合康复治疗,且取得了教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择取20211月至20221月入院的10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52例。

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有28例、24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22岁,平均值(65.28±2.38)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有30例、22例,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24岁,平均值(65.82±2.45)岁。

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头颅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1];(2)患者经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存在言语吞咽功能障碍;(3)患者意识清晰,可进行有效沟通。

排除标准:(1)患者认知存在障碍;(2)有其他严重的心肺疾病;(3)无法配合临床工作开展或者中途退出。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分析后,确定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吞咽康复训练。其具体措施为:(1)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选取适当的药物来进行干预;(2)以冰冻的棉棒蘸取少量的水,对软腭、舌根以及咽后壁进行轻轻刺激;(3)被动牵拉舌头,使之向前、向左、向右反复进行伸展、转动,达到活动舌根的目的;(4)引导患者主动伸舌头,向着各个方向进行活动,反复抵住左右口角、上腭、上下牙,每次持续5min,约进行1020次为一组,停止10min后,再进行下一次,训练每组3次,每日3组;(5)最大限度地鼓励患者进行吹腮、吹纸片、咬合等动作,每日2次,每次持续40min;(6)在进食时,引导患者保持坐位,并且将躯干、颈部适当的前屈,头部微微低下。在卧床时,选取健侧卧位,并且头部前屈、肩部适当的垫高,让患侧高于健侧。在食物的选择上,以密度均匀、有粘性、不松散的为主。就患者吞咽的状态进行了解,尽可能保证喂食速度符合患者的吞咽状况,以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为主,喂食少量多次,通过高频率来促进其进食量和吞咽活动量。鼓励患者自主进食。患者于坐位进行饮水时,可以小勺来喂入,每日2次;如果为卧位,则需要以滴管缓慢的滴入,同样要保证整个过程中,患者有吞咽的动作。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具体内容为:

1)言语训练。按照现有的临床研究,来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训练。例如,唇舌运动较差的患者,需要引导其进行音节的发音,然后配合口形变化。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可引导患者提高音量、加快音速,跟着示范者逐渐提高难度、变换音节。声门关闭不全者,则需要引导患者屏气,然后大声或者持续发滑音。还有舌骨上抬无力、软腭无力等状况,要采取不同的发声方式。每日的语音训练都需要持续30min以上,并且由临床或者康复科医生、护士等来进行督促,保证完成的进度。

2)电刺激治疗。选取北京耀洋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来进行治疗,参数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耐受性等来进行调整。每日2次,每次30min

3)针刺治疗。一般来说,取哑门、凤池、颈2-4夹脊穴、廉泉、百会、列缺、照海为主穴,以项针、头针、舌针配合开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当的选取其他穴位作为配穴,以保证干预效果。

4)心理疏导。不少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因为各项功能的缺损,而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可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来进行评估,并给予床旁疏导,使之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开展,避免负面情绪对生理指标产生不良影响。

1.3 评价指标

1)吞咽功能评分 采用视频荧光成像法[2]来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价,分值在0到10,评分越高,吞咽功能越好。

2)生活质量评分 采取院内自制的患者质量调研量表,就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变化状况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值越高,状况越好。

3)治疗效果评价 采取洼田氏饮水试验[3]来进行吞咽功能障碍状况评价。治疗后,患者吞咽障碍现象基本消失,进食良好,且在试验评定中,功能为1级或者提高了2级以上,言语功能明显恢复,则为显著;治疗后,患者吞咽障碍现象相对好转,进食恢复,且在试验评定中,功能提高了1级,言语功能有所改善,则为好转;未达到上述的标准,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

在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且前者的改善幅度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如下。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2

2.67±1.03

6.82±1.22

52.38±3.10

84.37±4.16

对照组

52

2.70±1.02

5.42±2.03

52.47±3.45

72.03±4.26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下表。

2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著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2

3465.38)

1630.77)

2(3.85)

5096.15)

对照组

52

2650.00)

1630.77)

1019.23)

4280.77)

3 讨论

言语吞咽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典型后遗症,其会对患者的沟通能力和进食能力产生较大的干扰。在沟通能力受到限制时,患者的负面情绪滋生,这会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而在进食能力受到限制时,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自然免疫力下降,其他疾病的发生可能提高。且在调研中,还有部分患者因为言语吞咽功能障碍而出现了误吸等现象,这会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等严重后果,危及个体的生命[4]。在目前,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案逐渐多元化,其中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相对常见。药物治疗是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选取合适的药物来进行神经功能转归,让咽喉部、舌部等功能能恢复。而康复训练则侧重于咽喉部、口腔以及言语等训练。这类训练方案在单一使用时,效果都欠佳,必须要综合运用。但在实践中,不少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时,言语功能的缺失都会被忽视,过于强调吞咽功能的治疗。在部分研究中指出,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言语训练,能改善其整个口腔的肌肉状况,促进吞咽功能的康复[5]。再者,持续的发声训练,也能够对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改善,进而让声门上吞咽得到实现,咳嗽状态得以缓解。在这种状况下,临床主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其除却上述的内容外,还加入了针刺、电刺激、心理疏导等干预内容。其中,传统针刺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对多处穴位进行刺激时,患者的经脉、血液较为畅通,治疗效果得以强化[6]。再者,电刺激作为近年来治疗吞咽障碍的主要手段,其能对患者的口腔、舌部等进行刺激,使之功能得以恢复。根据患者言语功能缺失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的发音训练,这类训练措施的效果也会得到强化[7]。当然,在脑卒中患者出现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后,其会出现恐惧、害怕、担忧等多种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生理指标,还会限制其在治疗期间的配合状况[8]。基于此,临床主张引入专业的心理医生,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后,采取积极的疏导策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之在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尤其是综合康复治疗中,强调患者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的效果差异,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预结果[9]。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其虽然措施齐全,但过于笼统;而加入综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其结合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针刺措施,还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上,来考虑治疗效果的影响[10]。同时,其能以患者具体缺失状况为前提,来进行不同的发音训练,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训练效果。而在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也论证了综合康复治疗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这两项数据的变化,也可以体现综合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功能与生活质量积极影响更大。但综合康复治疗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的临床项目与工作人员更多,这就要求临床做好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保证其业务能力。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时,可对其吞咽功能加以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覃佩.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评分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16):1997-1999.

[2]黄军军,曹常娥,张雷,张立新.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04):563-565+571.

[3]常丽静,王亚辉,邢军,张立庄,赵甫刚.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09):792-796.

[4]邹卫露.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1):173+175.

[5]杨得利.针刺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卒中后吞咽、认知、心理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9):2870-2873.

[6]孙惊涛.理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05):576-577.

[7]王汝琴.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7):22+33.

[8]杨倩.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08):685-686.

[9]周华娥.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03):330-332.DOI:10.16440/j.cnki.1674-8166.2016.03.029.

[10]王志峰.综合康复训练加吞咽言语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临床干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88-89.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5.19.0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