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正文
近年来,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顾虑,被誉为“全民公敌”。特别是老年群体,由于其高发的特点,高血压的发病率较为显著,而血压控制的效果却相对不尽如人意[1]。在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干预与指导,以解决血压控制不足等问题。舒适护理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理念和模式,突出了患者的个体舒适性和医疗体验。这一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已经展现出显著的效果,尤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2]。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需求较为复杂,更加注重情感支持、心理疏导等方面,舒适护理服务模式恰好能够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在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应用舒适护理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2-84岁,均数(70.38±2.54)岁;病程1-5年,均数(3.24±0.35)年。观察组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65-83岁,均数(71.47±2.63)岁;病程1-6年,均数(3.12±0.34)年。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无差别,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会根据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确保血压处于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对于并发症,护士进行必要干预,如监测心率、血糖等指标,并根据医嘱进行药物管理。关注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等,以保障患者的基本生活质量。
1.2.2 观察组 本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1)组建舒适护理小组。科室内部会组建舒适护理服务小组,由经过相关培训的护理骨干人员组成。他们将学习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的知识与技能,以更好地应用于患者护理实践中。2)创设舒适环境。在病区和病房中,护理人员将着重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包括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定时通风,调控室内的温湿度,以确保患者感到舒适。床上用品的更换和清洁也将更加及时,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心的休息环境。为了减少夜间的干扰,护士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检查,以保障患者的休息。3)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将以更亲切的方式与患者交流,给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心。护士会引导患者打开心扉,倾诉内心的苦闷,同时对于负性情绪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需要时,护士还要与家属合作,共同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4)生活指导。护士积极引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病区的各项服务和设置,以便更好地使用生活所需。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士应提供协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检查。此外,护士还要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技能,如正确服药、血压监测和合理饮食,以便患者在出院后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2)应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3]评估满意度。3)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估负面情绪。4)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5]评估生活质量。5)记录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本文所有数据,都应用SPSS 23.0软件检验,t对应计量数据,x²对应计数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护理前,两组的血压水平对比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压水平对比(mmHg)
组别 | SBP | DBP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n=44) | 162.14±4.35 | 140.29±2.87 | 106.58±4.43 | 93.64±4.28 |
观察组(n=44) | 161.74±5.32 | 122.01±3.42 | 107.68±3.57 | 80.82±2.74 |
t | 7.657 | 8.974 | 5.784 | 6.884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护理满意度 就总护理满意度看,对照组75%,观察组93.18%,两组有差别,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n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非常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44 | 24 | 5 | 4 | 7 | 4 | 75 |
观察组 | 44 | 18 | 13 | 10 | 2 | 1 | 93.18 |
x² | 5.784 | ||||||
P | <0.05 |
2.3 负面情绪 就负面情绪评分看,护理前,两组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负面情绪对比(分)
组别 | SAS | SDS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n=44) | 43.29±2.78 | 29.38±2.78 | 45.38±2.67 | 29.87±2.84 |
观察组(n=44) | 44.63±3.11 | 20.81±2.64 | 43.28±3.46 | 20.19±2.56 |
t | 5.794 | 6.785 | 4.875 | 6.674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4 生活质量 就生活质量评分看,护理前,两组无差别,P>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有差别,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 时间段 | 生理机能 | 一般健康状况 | 社会功能 | 情感职能 |
对照组(n=44) | 护理前 | 65.49±2.78 | 67.68±2.54 | 65.49±2.43 | 66.28±1.24 |
护理后 | 78.59±2.79 | 77.65±3.79 | 79.81±2.78 | 76.84±2.76 | |
观察组(n=44) | 护理前 | 66.84±2.54 | 67.58±3.79 | 68.29±3.75 | 67.57±4.46 |
护理后 | 91.29±2.78 | 90.92±2.75 | 91.28±2.77 | 90.43±2.65 | |
t组间护理前/后对比 | 4.685/3.874 | 5.784/4.098 | 4.763/9.794 | 5.766/7.897 | |
t组内护理前后对比 | 5.678 | 3.765 | 3.784 | 5.863 | |
P组间护理前/后对比 | >0.05/<0.05 | >0.05/<0.05 | >0.05/<0.05 | >0.05/<0.05 | |
P组内护理前后对比 | <0.05 | <0.05 | <0.05 | <0.05 |
2.5 不良反应 就不良反应率看,对照组22.73%,观察组6.82%,两组有差别,P<0.05。见表5
表5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n/%)
组别 | n | 低血压 | 头痛 | 心率加快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44 | 3 | 4 | 3 | 22.73 |
观察组 | 44 | 1 | 1 | 1 | 6.82 |
x² | 4.785 | ||||
P | <0.05 |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是指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的持续性高血压病症,在动脉血管内血压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的一种疾病[6]。通常情况下,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的最高压力)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心脏收缩时的最低压力)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7]。老年高血压是因为血管老化、动脉硬化、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等因素,使得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心脏负担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老年人群体本身就存在生理性的血压升高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逐渐上升也被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但超过正常范围则会引发高血压问题[8]。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和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他们通常合并了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所以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此外,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不同于年轻人,因此药物治疗也需要谨慎选择。老年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等,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高血压不仅是健康问题,更是引发多种并发症的根源,涉及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方面[9]。早期规范的降压治疗被证实能够有效地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如何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其治疗和护理要求更为复杂,降压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套可靠的护理模式,以提升这类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近年来,随着护理领域现代理念的不断发展,患者已经逐渐成为护理的主体,而单一的治疗性护理干预已经难以满足患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护理服务也开始朝着更加人性化和综合性的方向演进[10]。在这一背景下,新型护理模式如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更注重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获得全面的舒适体验。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提供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提升治疗的效果。以往的护理模式主要注重治疗的技术层面,然而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日益高涨需求,患者对医疗体验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要。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的引入,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起到了显著效果。舒适护理强调创造舒适的环境和提供人文关怀,能够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焦虑和压力水平。减轻焦虑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减少心脏负荷,改善血管扩张功能,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舒适护理通过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技能,如合理用药、血压监测和饮食调控,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积极参与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压,从而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此外,舒适护理强调情感支持,护士与患者建立亲近关系,鼓励患者沟通内心的苦闷和情绪,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应激激素水平,有助于稳定血压。舒适护理还通过生活指导,鼓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血管弹性,进而影响血压的调控。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率均比对照组优,P<0.05。可见此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霞.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23,42(18):164-167+177.
[2]李建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婚育与健康,2023,29(08):136-138.
[3]陈晓燕,张雪莲.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23,36(02):476-478.
[4]童小娥. 护理沟通在老年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20):3156-3158.
[5]杨琼.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的临床效果[J]. 人人健康,2022,(18):114-116.
[6]罗芳,张露露.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4):88-90.
[7]王英华.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 中外医疗,2022,41(07):155-159.
[8]何春秀.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06):118-120+110.
[9]鲍慧宁,魏新萍,苏楠.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11):1046-1047+1056.
[10]郭金宇.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9):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