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温干预护理应用在肝移植术中低体温预防中的价值分析报告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高雅樵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 中山市 5284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 前言

肝移植术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疾病的有效手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成果。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低体温等术后并发症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低体温可能导致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创伤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严重影响移植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存质量。综合保温干预护理作为一种多层次、综合性的护理策略,已在多个领域显示出显著的效果。然而,在肝移植术中对于综合保温干预护理的应用研究尚相对较少[1]。本报告旨在探讨综合保温干预护理在肝移植术中低体温预防中的潜在价值。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我们将评估该护理策略对于术后低体温的预防效果,以及其对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状况的可能影响这项研究有望为优化肝移植术后护理方案,提升患者预后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报道如下: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综合保温干预护理在肝移植术后低体温预防中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国际领域,许多研究表明[2],综合保温干预护理在手术后低体温预防中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在术后采取床上保温、温暖饮食、适度加热等多方面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体温,减少并发症风险,促进康复进程。

在国内,也有众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和对比研究,一些研究结果显示[3],综合保温干预护理在肝移植术后低体温问题的防治中,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还能够缩短低体温持续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此外,一些研究还探讨了综合保温干预护理的机制。研究发现,保温措施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体温稳定,促进术后代谢的恢复,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提升,从而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综合保温干预护理的具体操作标准、不同患者群体的差异性需进一步研究,以制定更为科学的护理方案另外,长期效果的观察和评估也需要进一步深入[4]

3. 理论依据

综合保温干预在肝移植术后低体温预防中的理论依据源于多方面的生理学和临床实践研究。首先,肝移植术后患者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新的肝脏需要适应新的体内环境,此时机体对温度调节的能力可能下降,容易导致低体温。综合保温干预依据体温生物学原理,通过调整环境温度、适度加热,维持机体的温度稳定,有助于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其次,多层次的保温策略相辅相成,提高了低体温预防的效果。床上保温、温热饮食、使用保温设备等综合手段,可以从多个角度协同作用,减少热量丧失,提高机体热量生成,保持体温在生理范围内,避免低体温对器官功能和代谢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综合保温干预还可以加速术后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的恢复适当的体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温暖的环境还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降低感染的风险。综合保温干预护理的理论基础深深根植于对人体生理学、温度调节机制、术后代谢变化等的深入理解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综合保温干预可以为肝移植术后的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体温管理,从而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5]

4. 研究方法与基本路线

4.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肝移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含男45例,女35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7.67±4.23)岁。

4.2方法

护理方法:1)环境温度调整:在手术室、恢复室和病房内,安装合适的温度监测设备,定期测量环境温度根据临床标准,将环境温度维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20-25摄氏度根据监测数据和患者的体感,适时调整空调和供暖系统。确保空气流通良好,避免产生局部温差阻止冷风直接吹向患者,特别是手术后仍处于躺卧状态的患者可通过调整空调出风口的方向或设置屏障来避免寒冷风寻流。对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床上设备,如床垫、毯子等,进行温度管理确保设备的温度适宜,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温度影响在环境温度调整的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如有需要,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调整环境温度,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环境温度调整的目的和重要性教育他们如何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适时调整床上的保温设备。通过专业的环境温度调整措施,可以为肝移植术后的患者创造适宜的康复环境,促进正常的体温调节,降低低体温引发的并发症风险。(2)手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手术前使用预热床或电热毯等工具,提前使患者体温达到正常范围,减少手术前体温的下降。术前和术中使用温暖的输液,有助于维持患者的体温,避免液体损失引起的低体温,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裸露部位最少,将无关部位用温暖的毛毯或被子覆盖,减少体温损失,术中可使用暖风设备将温暖的空气吹送到非手术区域,提供额外的保温,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体温下降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麻醉药物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合理使用,以减少对体温的影响。手术团队应密切合作,协调各项措施,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得到有效维持。(3)床上保温: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保温毯、水床等设备确保设备安全、无损伤,能提供均匀的热量依据患者体温监测结果,调整保温设备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将保温设备均匀地放置在患者的床上,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可以根据需要在患者身体的特定部位加强保温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保温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温度,确保其正常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温度波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床上保温的目的和方法。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保温设备,以保障患者的舒适度 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和个人感受,调整保温设备的设置,确保个体化的护理效果[6]4)衣着保暖:为患者提供保暖的衣物,如暖被、保暖衣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保暖衣物,避免体温过低。5)实时监测体温:在肝移植术低体温预防中,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需使用专业的体温监测设备,如术中食道温监测实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变化。如发现体温降低,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保温设备、调整手术室室温等,以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通过持续的体温监测,护理人员可以及早发现低体温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低体温引发的并发症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6)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手术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综合保温干预护理方案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体温调节能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更好地预防低体温的发生[7]

评价方法: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于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使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ualityoflifescale,WHOQOL-BREF)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维度含以下几个,即社会、生理、环境、心理及总体5个方面,涉及的评价项目共计24个,每个维度的最高得分均为100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得分均量值,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在0.915,重测信度=0.842。记录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软件选用SPSS23.0;计量资料用()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5. 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而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对比(n/%

组别

n

生活质量

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干预后

80

97.96±5.39

7(8.75)

干预前

80

73.23±5.18

16(20.00)

t/x2

-

12.042

9.942

P

-

0.05

0.05

6. 讨论

肝移植术是一种治疗严重肝病的外科手术,将损坏的肝脏替换为健康的供体肝脏。手术过程包括切除患者的病态肝脏,然后将供体肝脏植入。这个过程需要高度专业的团队协作,且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肝移植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也需要长期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严密监测、药物管理和康复计划都对成功移植至关重要。

肝移植术后低体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手术过程中大量液体的输注,以及新的肝脏对体温调节功能的适应等,都可能导致术后低体温。此外,术后患者的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新肝脏的代谢适应过程也可能导致体温下降。手术后可能的失血和休克状态也会降低体温。低体温可能引发一系列危害。首先,低体温可能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其次,低体温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影响新肝脏的正常功能恢复,延缓术后康复进程。此外,低体温还可能导致心血管问题,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进而影响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因此,在肝移植术中,预防低体温尤为重要。综合保温干预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策略,旨在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预防术后低体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该护理方法结合了环境温度调整、床上保温、温暖饮食等多个方面的干预措施,以维持患者体温稳定为目标具体措施包括:调整手术环境的温度,确保手术室和病房内的环境温暖舒适;利用保温设备如保温毯、暖宝宝等,为患者提供床上保温;提供温热饮食,满足患者能量需求,促进代谢恢复。综合保温干预护理通过个性化的操作,协调多种保温手段,帮助患者维持适宜的体温,减少低体温引发的并发症风险,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而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 综合保温护理采用了多种措施,如环境温度调整、床上保温、温暖饮食等,这些措施相互协同作用,提供了全方位的体温管理,从而减少了低体温的发生,综合保温护理有助于促进新肝脏的代谢恢复。保持适宜的体温可以提高新肝脏的氧供需平衡,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有利于新肝脏的正常功能恢复,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适宜的体温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提升,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术后患者更好地抵御感染,从而减少生活质量下降的因素,综合保温护理可以维持患者的心血管稳定,避免术中低体温引发的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9]

综合而言,综合保温护理的多重作用,包括促进代谢恢复、提升免疫功能、维持心血管稳定等,可能是导致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和低体温发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7.小结

综合保温干预护理在肝移植术后低体温预防中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个性化、多层次的保温策略为术后康复和并发症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科学实施综合保温,可为肝移植患者带来良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雨薇,许瑞华,安晶晶等.胆道外科患者核心体温围术期全流程智能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3,38(10):99-102+111.

[2]贾玎玲,张惠玲,董颖.围术期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23(06):233-238.

[3]袁映红,宋慧敏,林英等.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预防护理对围术期出血量、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01):100-104.

[4]刘艳莉.综合保温护理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低体温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01):189-191.

[5]李静,陈辉,解丽娜.综合保温护理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6):124-126.

[6]张烨,孙彤,肖丹.分析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4):162-164+195.

[7]肖英,黄伟,许超等.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水平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3):263-265+269.

[8]刘欣娜.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及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9):1290-1292.

[9]叶丽,张兰梅,陆燕弟等.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6):96-9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