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瑞 陶尚银通讯作者

杨浦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杨浦区 20009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血压控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在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相较于入院时刻,两组患者住院第3d、出院时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而观察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简明健康状态问卷(SF-36)各个维度得分都是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护理路径;血压控制;生活质量

正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老年人是其高发人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呈上升趋势[1]。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2]传统的高血压治疗方法主要依赖药物治疗,然而,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需求,而且长期用药可能存在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3]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模式,旨在提供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持续的护理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管理效果。然而,目前对于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其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4]本研究旨在明确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患者100例。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1~86岁,平均(73.41±2.71)岁;病程1~15年,平均(8.12±1.28)年。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61~86岁,平均(73.28±2.59)岁;病程1~15年,平均(8.08±1.3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均是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5]的相关诊断标准,测定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在140/90mmHg以上;(2)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3能够理解和配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治疗要求,并能够提供知情同意;(4在研究期限内愿意参与并能够完成相关随访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等;(2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或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中途转院或者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具体予以健康宣教,嘱咐按时用药,讲解治疗前相关注意事项,监测患者病情,存在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如下:(1)入院第1d。全面评估患者情况,记录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生命体征,将相应监测结果记录到护理记录本;告知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情绪激动;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显著食物中盐分及脂肪;遵医嘱予以利尿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进行降压,每天补充适量水分。(2)入院第2d。通过床旁心电图仪,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监测结果;记录症状变化,比如头晕头痛,出现的症状需及时通报医师,饮食上,减少高盐、高脂肪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患者可以在病房内或医院走廊里进行走动每天多次短暂的走动,如走到走廊的一端再返回,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物理治疗师提供床上或坐姿的活动练习指导进行深呼吸或放松练习。(3)入院第3d。监测血压变化,患者做到规范的用药,评估用药后的状况。督促患者饮食以高纤维粗粮、水果、蔬菜(芹菜、黄瓜、洋葱等)为主;禁食食用肥肉,可吃瘦肉及牛肉,注意荤素搭配,予以腹部逆时针按摩。结合患者自身状况进行运动健康指导,为患者拟定运动计划,设定日常运动量,明确告知多进行运动锻炼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及控制血压的积极作用。(4)入院后第4-7d。利用健康手册、面对面宣教、多媒体视频等工具,展开健康宣教,告知疾病症状、发病原因、药物作用、日常注意事项等,介绍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以及血压控制意义,告知血压监测方法及血压升高时典型表现,早期识别风险。对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介绍一些心理自我疏导方法,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练习正念和冥想等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或支持团体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他们可以获得理解、鼓励和建议,减轻压力和孤独感鼓励患者继续从事他们喜欢的活动和兴趣爱好,这有助于转移注意力、提高情绪和增强自尊心。(5出院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办理出院手续,讲解家庭护理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告知在出院后对于血压指标的监测意义,定期返院复查;出院后的2周进行患者家庭随访,予以家庭护理过程问题的规范化指导;术后应继续遵从医嘱用药,控制饮食,仍旧以清淡、易消化及优质蛋白为主,少食多餐。平常生活注意情绪自我调适,经常到户外活动或者与朋友下棋、打乒乓球等;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早睡早起,遵从随访人员指示做到定期返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控制。监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主要是在入院时、住院第3d、出院时,采用便携式血压监测仪,记录相应的血压指标水平。(2)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前)及出院后首次返院复诊时刻(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主要采用简明健康状态问卷(SF-36)[6]评价,内容包含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共计8个维度,各个维度都是应用百分法的评分工具,分值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入院时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3d、出院时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比入院时低,且观察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

入院时

住院第3d

出院时

入院时

住院第3d

出院时

观察组

100

148.15±13.84

128.85±12.71

125.52±12.41

102.25±9.25

85.23±7.86

83.22±7.45

对照组

100

147.95±13.78

135.52±13.02

131.14±12.86

101.86±9.41

89.28±8.12

87.04±7.87

t


0.145

5.122

4.370

0.414

4.987

4.853

P


0.884

0.001

0.001

0.679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是比干预前得分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100

52.14±5.71

78.25±6.25

54.62±5.56

80.25±6.35

50.24±5.19

77.36±6.23

55.62±5.51

79.36±6.38

对照组

100

51.86±5.58

71.24±6.02

54.41±5.62

73.41±6.01

50.17±5.22

70.42±5.87

55.51±5.46

72.04±5.79

t


0.501

11.644

0.373

11.381

0.134

11.822

0.201

12.642

P


0.616

0.001

0.709

0.001

0.893

0.001

0.840

0.001

 

组别

n

躯体疼痛

生命活力

生理职能

总体健康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100

48.25±5.26

75.41±6.36

58.26±5.27

82.41±5.71

52.84±5.53

79.45±6.03

53.39±5.67

80.21±6.56

对照组

100

48.17±5.31

66.52±6.01

58.31±5.31

74.02±5.56

52.91±5.47

71.42±6.13

53.51±5.62

73.84±6.19

t


0.150

14.792

0.094

15.089

0.127

13.099

0.213

10.290

P


0.880

0.001

0.925

0.001

0.898

0.001

0.831

0.001

3 讨论

老年群体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典型特征为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增高,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患者生活治疗造成影响,此外引起严重心血管事件[7]。所以需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症治疗期间也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存在护理效果不佳的问题,很多护理措施衔接不佳,不能在合适时间予以患者合理的护理,这样对血压的控制不利。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主要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阶段开展一系列护理,护理干预方式连续性并且可衔接,这样可以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帮助控制病情[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第3d与出院时收缩压、舒张压都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而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对每位患者的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方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自身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此外,临床护理路径综合了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使得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10]。通过协调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的合作,实施全方位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体育锻炼等这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帮助患者控制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改善患者病情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以临床护理路径作为干预老年高血压病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美芳,张芳芳.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5):130-132.

[2]马冬雪.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4):177-179.

[3]郭莉峰,王玲玲.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6):2892-2894.

[4]陈叙连,杨凤华,黄彩霞等.优化院前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441-3443.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6]史新凤,王东峰,王红.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24):174-177.

[7]陈佳思,张慧,于萍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及依从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541-3542.

[8]李江林.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5):44-46.

[9]刘艳.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6):3054-3055.

[10]范飞虎.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1):2950-29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