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
摘要
关键词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药物治疗
正文
在呼吸内科疾病中,慢性咳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并且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慢性呼吸内科疾病还会因周围环境不同,临床表现也呈现多样化。为此,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环节患者病症。慢性咳嗽主要特征为病程时间长,患者长期处于咳嗽状态,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若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治疗效果,为研究相关内容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60例慢性咳嗽患者,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将这160例慢性咳嗽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氨茶碱治疗为实验组,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于进行氨茶碱治疗的80例实验组患者,男性慢性咳嗽患者44例,女性慢性咳嗽患者36例,最小慢性咳嗽患者为23岁,最大慢性咳嗽患者为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4.36±3.64)岁;对于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8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慢性咳嗽患者46例,女性慢性咳嗽患者34例,最小慢性咳嗽患者为24岁,最大慢性咳嗽患者为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3.26±4.36)岁,参与本次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的160例慢性咳嗽患者,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慢性咳嗽:(2)患者有完整的临床资料;(3)患者在接受本次研究前,没有参加过其他研究。
排除标准:(1)患者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2)患者有传染性疾病;(3)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
1.2方法
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患者需要服用氨茶碱药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的药品剂量控制在4.5mg左右,治疗时间为两周[1]。
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需要在实验组氨茶碱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服用孟鲁司特钠,孟鲁司特钠药物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的剂量需要控制在10mg,治疗时间为两周[2]。
1.3观察指标
对比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与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查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尿失禁以及头晕)以及总有效率。当患者咳嗽症状完全消失表示为有效;患者咳嗽症状改善表示为显效,患者咳嗽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表示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对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慢性咳嗽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8.7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慢性咳嗽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8.7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组别 | 例数(n) | 尿失禁 | 胃肠道反应 | 头晕 | 不良反应率(%) |
实验组 | 80 | 5 | 12 | 6 | 23(28.75%) |
观察组 | 80 | 2 | 3 | 2 | 7(8.75%) |
X2 | 6.578 | ||||
P值 | <0.05 |
2.2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慢性咳嗽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慢性咳嗽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低于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 例数(n) | 有效 | 显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实验组 | 80 | 30 | 35 | 15 | 65(81.25%) |
观察组 | 80 | 42 | 33 | 5 | 75(93.75%) |
X2 | 12.369 | ||||
P值 | <0.05 |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显著提升,但由于空气污染加剧,过敏源增多,使得临床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由于治病因素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同,因此导致慢性咳嗽的治疗难度增大。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对患者开展治疗。需要医务人员注意的是,在开展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检查,谨慎使用止咳药物或抗生素对患者开展治疗,避免出现掩盖患者病症,机体对抗生素依赖情况的发展[3]。
慢性咳嗽病症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喘息、咳嗽等。咳嗽病症的出现不仅与呼吸系统有关,还与食管、胸膜炎等机体部位有关。咳嗽作为一种病理反应,随着饮食变化以及周围环境变化,慢性咳嗽的发病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出现慢性咳嗽病症后,患者肺功能逐渐减弱,需要对患者进行不同方案的临床治疗,根据病因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开展系统性以及全面性治疗,不断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让患者肺功能能够发挥作用,缓解病症。慢性咳嗽在临床上最主要的药物药物治疗方式为氨茶碱,患者进行氨茶碱治疗能够抑制患者支气管痉挛产生,促进患者痰液排除,最大限度缓解患者咳嗽、咳痰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慢性咳嗽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8.7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慢性咳嗽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8.7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慢性咳嗽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慢性咳嗽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5%,进行氨茶碱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低于进行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病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潘倩倩,蔡仁萍,潘迪飞等.FeNO联合肺功能检测在慢性咳嗽病人小气道病变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02):198-201.
[2]宋立宇.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症状及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57-58.
[3]徐扬扬.呼吸内科门诊180例慢性咳嗽病因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