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并发症、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循证护理;老年疝气;并发症;睡眠质量
正文
对于疝气来讲,疝气临床发病率较高,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患者器官在受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器官移位现象,在脑部、胸部、腹部均可能出现,其中临床数据表明,腹部疝气发作率最高。不同部位出现疝气后,临床表征存在差异,但均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与不适感,这也要求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为提升患者预后,可采用循证护理方式,以帮助患者构建更加正确的认知,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循证护理包含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等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负面情绪,文章展开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间的老年疝气手术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循证护理。患者年龄均值(69.47±6.14)岁,男性47例、女性47例,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个人信息进行完善,同时告知护理流程与疾病情况,根据医嘱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基础的病房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术后也要为患者体征进行管理,保障患者个人身体情况的恢复。
观察组用循证护理方式。1.构建循证护理小组。选择科室内护理经验丰富、护理应急反应敏捷、责任意识强的护理人员组建小组,小组内推选护士长,负责小组工作。小组成员要就肿瘤患者疼痛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以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疝气、并发症、疼痛”等为关键词,在知网等网站上进行相关文献的搜索,明确循证护理要点与方案,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对于老年患者来讲,老年患者所需的护理工作更加全面,这也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完善护理措施。2.形成循证护理问题。各护理人员要就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疼痛、睡眠质量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汇总,形成循证护理问题。为确保循证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要对此类循证护理问题进行完善。护理小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对自我工作问题进行汇总,并进行记录,以在小组进行汇总工作的过程中,共同对护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更加高质量的完善护理服务。3.寻找循证护理问题解决方式。护理人员要查询专业书籍,结合医生临床经验,对相关循证护理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完善,以此形成循证护理工作方案。循证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断结合患者需求对循证护理细节进行优化,以减少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出现,致力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与患者疼痛感受的控制。基于疝气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伤口疼痛与睡眠质量问题,护理人员要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预防,以此确保患者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术后问题的出现。具体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量表让患者表述当前疼痛等级,针对轻中度疼痛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其疼痛属于正常现象,配合治疗即可缓解或消失,减少其恐惧心理,播放音乐或视频转移其注意力。密切观察病灶情况;针对重度疼痛患者,应当测量生命体征,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或其他干预手段,以此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4.落实循证护理。护理工作要渗透在患者入院后的方方面面,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与依从性,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提前对各类循证护理问题进行落实,根据患者不同需求提供护理服务,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各类循证护理措施的落实能够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感知,这也是缓解患者疼痛的关键,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护理人员每天要最少巡视病房3次,分别为早上8:00、中午11:30、晚上20:00,早上询问患者前一晚睡眠情况,评估睡眠质量;中午检查患者饮食情况,指导其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摄入;晚上对患者病房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全方面考量,寻找一切有可能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比如仪器声音过大、负面情绪等,为患者拉好窗帘,做好病房内卫生,调节仪器声音,睡前播放轻音乐,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通过恰当沟通,缓解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协助其采取平卧位,手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双腿分开,闭上眼睛,让患者在心中默念放松,规律进行深呼吸,坚持7d。5.并发症护理。老年人自身身体机能不断减退,存在不同的基础性疾病,在住院过程中可能存在跌倒或者其他意外风险,因此,护理人员要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保持地面干燥,同时适当加装护栏,防止出现跌倒等不良现象。部分患者属于长期卧床类型,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翻身,规避压疮现象的出现,同时对患者肢体与腹部进行按摩,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与睡眠质量进行对比。
并发症以压疮、肠梗阻、肠穿孔为主要指标,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计算。
疼痛对比以护理前后的VAS量表评估数据为准,根据患者疼痛情况,满分十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情况越明显。
睡眠质量得以PSQI评分为主,主要是对入睡时长、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满分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数据优势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 压疮 | 肠梗阻 | 肠穿孔 | 并发症发生率 |
观察组(n=47) | - | 1 | - | 2.13% |
对照组(n=47) | 1 | 1 | 2 | 10.64% |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疼痛评分优势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组别 | 护理前 | 护理后 |
观察组(n=47) | 7.49±1.08 | 2.21±1.19 |
对照组(n=47) | 7.56±2.04 | 4.69±1.71 |
2.3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对比
根据数据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睡眠质量数据优势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对比
组别 | 睡眠情况 | 睡眠时长 | 入睡时长 | 总分 |
观察组(n=47) | 1.15±0.25 | 1.22±0.63 | 0.69±0.57 | 4.14±1.97 |
对照组(n=47) | 2.01±0.31 | 1.65±0.54 | 1.39±0.28 | 6.14±2.71 |
3 讨论
3.1老年疝气
疝气为老年阶段的常见疾病之一,形成原因不尽相同,多与老年人腹壁发生退行性改变而更为薄弱有关,再加上老年患者功能下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咳嗽、腹部脂肪堆积、便秘等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目前,首选治疗方式仍为手术,但手术本身可进一步加重老年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出血、阴囊血肿、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因此,在常规外科护理中加入循证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疝气属于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概率,患者发作后会因病灶部位不同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若发生于腹部,则会表现为腹股沟区沉重、肉眼膨出、肿块;如若发生于脑部,将会表现为意识模糊、头痛。虽然临床已经研究出了对应的治疗方法,但是预后情况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推测与患者行为、睡眠、心理等因素有关。该病对老年人群的影响更大,因老年患者肢体活动能力较差,身体素质差,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并且医院的病床较窄,有可能会发生坠床,且地面光滑,容易引发跌倒,由于患者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在很多事上都显得力不从心,长久以往,将会造成病耻感,还会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不良情绪会影响生理功能,比如内分泌功能、自主神经功能等,如此恶性循环,患者病情加重,预后效果差。基于此,应当针对老年疝气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帮助其早日恢复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对机体的影响。
3.2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的理念来自于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在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模式,是对科室常规护理模式的不足和缺陷的反思。循证护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知识宣教:通俗易懂地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知识宣讲,包括与患者及家属谈心谈话、微信群内线上知识讲座,组织观看疝气相关的健康教育视频及健康教育图册,让患者及患者家属及时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将要实施的手术方案、预后情况及出院后的日常护理和运动训练,以提高患者自身的自控能力和治疗依从性。2心理干预:疾病发作或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多数存在剧烈腹痛或伤口疼痛的情况,再加上对手术的恐惧或抵触,对后期恢复情况的焦虑或担忧等不良情绪,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耐心,安排高频率的病床边交谈,引导患者更加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释放不良情绪,引导患者关注病情发展的细微变化,增强对医师、护士及对自己的信心。2科学饮食:术后禁食结束后,在营养师的评估指导下,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做出具体评价,结合评价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搭配,如高蛋白、低盐、易消化、避免产气。4遵医嘱用药:老年患者因其特殊的年龄特点,导致在使用药物治疗或者出院后的巩固过程中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更应该精准掌握不同患者的用药,包括名称、剂量、用药时间和频次等相关知识,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患者药物相关信息和用药指导。5术后卧床及康复运动指导:患者送入病房后,责任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手术伤口,如出现渗血,及时更换手术切口的包扎,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尽可能及早下床,指导患者进行轻微的呼吸训练或简单的臂部或手部力量训练,或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一些腿部的屈曲、拉伸或肌肉按摩,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总住院时长,降低费用。6出院后指导:在居家休养阶段,指导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创口恢复情况,如出现大量渗液或渗血等现象,要及时就诊。术后近半年内,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锻炼,保持精神放松,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减少便秘的发生,防止腹内压升高,造成二次修补。
3.3循证护理应用价值
常规护理方法仅是针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其往往存在护理处置缺陷、护理观察记录缺陷、宣教不及时等情况,会导致护理风险增加,护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结合临床经验、患者愿望、文献资料,获取证据,制定出一套针对性护理方案。考虑到老年疝气患者的认知水平的参差,护理人员制定专门的疾病宣传小册子发放到患者与家属手中,使用温和的态度讲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以及护理重要性,提高其认知水平,为后续的护理奠定基础。多数患者入院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如不及时控制,将会造成实质性伤害。护理人员记录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实施心理护理,分析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调整沟通侧重点,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干预,阻断患者负面情绪加重的可能性。患者因为疾病、手术等因素容易出现疼痛感,疼痛感会增加应激反应,致使免疫系统异常,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并发症概率,护理人员通过疼痛护理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疼痛感,提高疼痛阈值。不仅如此,还通过音乐疗法、巡视病房等护理措施全方面掌握患者的各种情况,降低生活中的风险,利用按摩、张贴标识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得患者更加信赖护理人员。通过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证明循证护理效果更好,适合应用于老年疝气住院人群。
综上所述,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对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恒,张慧琴. 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13): 175-177. DOI:10.15912/j.cnki.gocm.2023.13.043
[2]赵敏好,彭丽红,区洁芳. 循证护理对减少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智慧健康, 2022, 8 (22): 188-191. 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2.22.046
[3]郑欢欢. 循证护理对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 (21): 80-82.
[4]吴晓丽,姜红,韩晓萍等. 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J]. 青海医药杂志, 2020, 50 (10): 25-27.
[5]叶彦,陈丽明,席雅君. 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疝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21 (24): 157-158.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8.24.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