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徐丽萍

山东省沂水县黄山铺镇中心幼儿园 邮编:276400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学前教育日益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本研究聚焦于设计并实施一套面向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培养方案,该方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结合游戏化教学、探究活动和环境创设等多种教学策略;方案可提升儿童的创造力水平,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从而推动儿童创造力的有效培养,以供参考


关键词

学前教育;儿童创造力培养;创造力培养

正文

 

 

0、引言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学前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对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传统的知识启蒙教育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学前教育逐渐转向注重儿童全面发展,其中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设计并实施一套系统化的创造力培养方案以期在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一、创意角落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在创意角落的设计中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促使关注并培养儿童的多种智能:如在艺术区,儿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发展视觉空间智能和艺术智能;在建构区通过积木搭建等游戏,锻炼其数学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有助于提升儿童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1]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儿童在一定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与他人互动而构建的。这一理论为创意角落的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在创意角落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其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三)成功教育理论对创意角落的支撑

成功教育理论强调通过成功的教育体验来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在创意角落的实践中,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通过为儿童提供适宜的任务和挑战,让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增强其自信心和创造力教师还注重为儿童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如设置阶段性目标、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创造力[2]

二、创意角落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一)空间布局与材料选择

1.创意角落的空间规划

创意角落的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儿童的活动需求和学习特点。一般而言,将其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区域,如艺术区、建构区、科学探索区等每个区域都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供儿童自由活动和创作,并设置适当的储物柜或架子来存放材料和工具。

2.多元化材料的配备与更新

创意角落的材料选择应坚持多样化和适宜性的原则。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材料,如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积木、科学实验器材等应注重材料的可操作性和可变性,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保持创意角落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定期更新和补充材料,引入新的元素和活动,以满足儿童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兴趣。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

1.主题活动的设计

在创意角落中,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和主题的活动,来引导儿童进行深入学习和创造。主题活动围绕特定的节日、季节、文化等展开,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在春季主题活动中,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植物种植、花卉绘画等活动,让感受春天的气息,探索生命的奥秘[3]

2.探究活动的引导

探究活动是培养儿童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创意角落中教师为儿童提供具有探究性的任务和挑战,鼓励通过观察、实验、讨论方式,自己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如在科学探索区,教师设置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儿童通过连接电线、放置灯泡等操作,探索电流的传导原理,以此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能让儿童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还能促进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3.艺术创作与表达

艺术是儿童表达自我、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在创意角落的艺术区中,教师应提供丰富的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和表演道具,鼓励儿童自由创作和表达。通过绘画、手工制作、舞蹈表演等活动,儿童将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转化为具体的作品或表演,进而培养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师角色与指导策略

1.观察与记录

在创意角落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扮演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角色。通过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了解的兴趣点、难点和需求点,为对其后续的指导和调整提供依据教师还利用观察记录表等工具,详细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作品成果等,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2.引导与支持

教师在创意角落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当儿童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指导不应是直接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而应是启发性的提示和引导,让儿童在自主思考和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调整。

3.评价与反馈

在创意角落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儿童的评价和反馈。评价应以儿童的发展和成长为导向,关注在活动中的表现、进步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反馈应以正面和鼓励为主,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还应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三、创意角落的实践效果与案例分析

(一)实践效果评估

评估创意角落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效果,教师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观察记录法、作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观察儿童在创意角落中的表现和反应,分析的作品成果和创造力发展状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和家长对创意角落实践效果的看法和建议。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艺术区的创意绘画活动

在艺术区的创意绘画活动中,教师为儿童提供了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油画棒、水彩等,并引导自由创作。儿童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兴趣,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有的儿童将彩虹画成了彩色的花朵;部分儿童用油画棒画出了五彩斑斓的海洋世界;还有儿童利用水彩的晕染效果,创作出了梦幻般的星空图。

2.案例二:建构区的积木搭建游戏

在建构区的积木搭建游戏中,教师为儿童提供了多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并鼓励自由搭建。儿童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搭建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儿童搭建了一座高高的城堡;有的儿童搭建了一座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庄;还有的儿童利用积木搭建出了自己梦想中的城市景象。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系统设计与实施创造力培养方案,有效提升了学前儿童的创造力水平,验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化教学、艺术教育、探究活动和环境创设等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够显著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强调了教师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许晓丽.浅谈指向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绘画教学[J].新课程研究,2024,(23):107-110.

[2]郭丽娜.学前教育中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学园,2024,17(21):79-81.

[3]殷雪.浅谈学前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影响[J].当代家庭教育,2023,(16):74-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