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英语课程教学;中职教育;CLIL教学模式
正文
1 中职英语教学的困境分析
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当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面临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中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以及中职英语实践运用不足,具体问题如下: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本身英语学习基础就不扎实,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普遍落后于大专和本科学生,学习能力和技巧也不出众。同时,在中职院校,学生更多地倾向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对于英语基础和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容易产生惰性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中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在教学中,中职院校教师仍多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词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忽略对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张不开嘴”。除此之外,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上更多得呈现出“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学习模式,课堂学习气氛沉闷。
中职英语实践运用不足。中职英语教学的困境还表现在中职英语实践运用不足,理论和实践脱节。鉴于中职院校英语课程开设的目的多为将英文和专业结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引入相关专业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突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课下也能进行模拟实践活动,并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2 CLIL教学模式与中职英语教学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即内容与语言整合教学法,指在学习一门学科(例如科学、历史或文学)的同时学习一门语言。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内容和语言学习的交融,认为这种融合既能确保学科内容教学,又能促进语言能力提升。
CLIL起源于欧盟成员国内的二语和三语的学习需求,为了便利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交流,语言教育就应运而生。欧盟委员会的Teaching and Learning白皮书中明确指出,“精通三种社会语言”是欧洲语言教育的基本目标。经过一系列语言教师培训,双语教育教学得到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CLIL一词被正式提出【1】。
CLIL是一种用外语来传授非语言类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语言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双向提高。基于CLIL理论的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相应专业学科知识的整体学习。
CLIL教学模式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贯彻 4C原则,即内容(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和文化(culture),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CLIL融合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优势:
CLIL教学模式在强调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和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方向,认为基于专业方向为主题的学习应该优先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以此吸引中职院校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参与,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CLIL教学模式将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领域与英语结合起来,兼具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2】。中职院校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对英语文化有一些理解,还能透过语言文化更好地理解该专业的发展过程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多地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改善语言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
常规英语课程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为教学目标,多涉及日常生活场景的交流,对学科内容涉猎不多。基于中职英语的教学实践性,融入CLIL理念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及时练习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即学即用”,有利于打破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脱节的状态,实现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转变,突破为了教语言而开设语言课程的传统教学理念,将语言教学和有意义的知识内容教学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帮助学生获得语言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3】。
3 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高教版《中职英语3基础模块》一书中第四单元UNIT 4 Customer Service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流程制定上融入CLIL教学模式。
鉴于该英语课程面向某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结合本单元主题和课程内容以及CLIL教学模式中的4Cs原则-Content(内容),Communication(交际), Cognition(认知),Culture(文化), 笔者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内容方面,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语法;在交际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设定的具体情境,和小组同学进行对话交流,正确应对顾客投诉;在认知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和课堂活动,提高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文化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服务行业的性质、内涵以及顾客投诉内容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同时,笔者分别从内容、交际、认知和文化维度阐述CLIL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内容维度
CLIL教学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科内容和语言知识融合起来进行教学,相比于传统课堂“通过语言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CLIL通过增加学科知识的引入,为学生创设和学科内容相关的真实语境,通过加大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输入推进语言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关注教材文本内容的选择和使用。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媒介,本课教材中涉及的对话文本内容多立足于真实语境。本单元的主题是“客户服务”,这和学生的本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内容不谋而合,因此,在课前,笔者对于本单元的文本内容进行大致的梳理,文本内容主要是数码产品的维修和退换以及投诉信的写作。基于此,笔者通过问题情境进行导入,给学生提出问题:What's your reaction when encountering customer complaints as a service person? How to deal with these complaints?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联系原有的专业知识,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运用。
3.2 交际维度
CLIL教学模式的交际性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交流呈现,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学习的语言(language of learning)、帮助学习的语言(language for learning)和学习中运用的语言(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分别指代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的技能所需要的语言、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运用非母语媒介去探索新知所需要的语言形式以及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所生成的语言。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语言,而非单纯输入语言,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对话交际中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当学生面对真实语言情境,需要运用语言来完成对话交流,语言就变成一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本单元通过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complete以及Listen, read and complete三部分内容构成学生的语言输入,并在Imitate and talk部分设置两种问题情境:智能手表失灵以及衣服尺码不合适,要求学生运用刚才输入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并在此过程中将相关知识内化于心,形成处理客户问题时的自然反应。
除此以外,为了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应对客户投诉,教师会额外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情景剧拍摄,拍摄主题为“中国四季酒店如何应对英国顾客关于酒店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投诉”,这一任务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情景交际演练,拍摄成微短剧提交在公共平台,供分享和交流之用。在完成这一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到任务分配、时间管理以及拍摄场所的预定和安排,这对于学生的对内(小组成员)和对外(拍摄场所管理人员)交流都有一定促进作用。
3.3 认知维度
CLIL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维度是认知维度,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和知识,更要通过分析将其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认知逻辑。本单元主题为“顾客投诉”,涉及情绪安抚、换位思考、措施改进以及理解达成,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交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看待事情,使得认知得到充实,个体产生对差异性的包容,世界观也进一步丰富【4】。课堂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语言陈述自身观点,表达自我,也通过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和观点讨论在思维和认知方面得到了充分交流。输出自身观点的同时也调动了逻辑思维,提升了认知能力。
3.4 文化维度
本单元选取的材料来自真实的语言情境,能够向学生传达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语言产生于文化中,因此语言也包含文化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单元目标之一是“识别投诉信中包含的逻辑”并对比中西方投诉信表述逻辑的差异,分析其中反映的不同思维。学生除了学习本单元Culture Understanding部分中国和其他国家商务文化的差异之外,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并在下节课将讨论结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一环节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促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体会和感受。
4 结语
总而言之,为应对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中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以及中职英语实践运用不足的困境,运用CLIL教学模式对中职教师的课堂教学大有裨益。CLIL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入真实情境,将文本内容作为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在情境中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输入和输出,使学生不再畏惧语言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基础会有所增强。CLIL教学模式变以往沉闷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为活跃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性思维得以培养,课堂氛围积极向上。通过CLIL教学模式,学生得以置身真实情境,学会正确处理未来职场可能出现的问题,理论和实践得以结合,有助于中职院校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前模拟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Coyle, D., Hood, P. & Marsh, D. (2010).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张莉芳.CLIL理论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6(04):41-43.
【3】常俊跃,刘兆浩.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论 支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6):85-95,150
【4】GARCÍA M. A case study on teachers’ insights into their student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dalusian CLIL Programme[J]. Dialnet, 2014(22):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