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探析——基于新疆学前教育人才需求的现状调查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周亚敏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特征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现状,提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了新疆地区学前教育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并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资源与实际教学情况,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多个维度出发,为提升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动学前教育模式的创新,要求学前教育师资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技术要求,同时也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减少地域差异,使更多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正文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为中国娃“立根筑魂”的生命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以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自治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指出“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不断提高高职高专院校职前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培养符合新疆学前教育需求的专业人才,对于实现新疆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幼有善育”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 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一是问卷调查法:此次调研主要面向幼教行业企业发放问卷,针对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等,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以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查;二是访谈法:对多名在幼儿园就职的教师、园所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三是实地观察法:通过到幼儿园听课评课、观察学习、参观实训基地等方式进行调研;四是查阅资料法,深入解读国家级层面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等方面具体要求。

此次共回收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162份,基本情况如下:

园所情况

公办园123所,民办园37所;二分之一的园所在地级市;园所规模主要集中在4-8个班级数量(41.36%)和9-12个班级数量(35.8%)

②参与问卷调查人员情况

园长65人,主、副班教师75人;147人均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52人具备园长资格证书;本科以上学历66.67%,大专学历30.25%。调研情况如下:

(一)区内园所目前和今后对现有专业就业主要岗位、人才需求的情况和趋势

1、当前幼儿园最需要的岗位



1 用人单位最需要的岗位占比

2近三年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幼儿园最需要的岗位是幼儿园教师岗(65%),之后依次为教务管理人员(11.25%),保育员(10.63%)、保健医(6.88%)等;在近三年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中,有55%的幼儿园的人才需求总体上升,有28.13%的幼儿园人才需求总体下降,有16.88%的幼儿园人才需求无明显变化。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幼儿园需要的主要岗位依旧是幼儿园教师,在近三年中,一半幼儿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仍然比较明显,甚至呈现上升趋势

2.未来趋势


3 园所未来三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


如图所示,幼儿园未来三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中有32.5%的园所对需求量不确定,有30%的园所需求1-5人,有23.75%的用人单位没有需求。

调研结果表明:这说明在未来三年,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基本集中在1-5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有三分之一的园所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表现出了不确定性,说明出生率的降低,让幼儿园开始观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应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新增托育、早教方向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面,提高就业能力。 

(二)区内园所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构、质量的要求,包括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

1、学历层次方面


4 近三年幼儿园招聘专科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的变化趋势



5 近三年幼儿园招聘本科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的变化趋势


如图所示,近三年来园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再学历上有明显的变化。其中,48.75%的园所招聘专科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上升,32.5%的园所招聘专科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下降。综合来看,甚至有60.63%的园所招聘本科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上升。

调研结果表明,园所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要表现为对本科学历的需求逐渐增加。

2、知识结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考虑是(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岗位工作经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对口程度、职业资格证书、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储备、专业能力等。

由此可以看出,岗位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是相关园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学生的教育实践课时、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能力结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综合素质是园所看重的首要能力。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知识、良好的观察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要提升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尤其是教师观察、解读、评价儿童的能力。

(三)园所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及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访谈结果表明,大部分园所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一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等;二是在见习活动中应明确见习任务,增加学生见习频次,适当拉长学生单次见习时间;三是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进而培养出服务基层的“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高素质实践型幼儿园教师。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研员、幼儿园教务主管及学前教育相关机构等。岗位群主要涵盖幼教岗位、学前教育管理岗位和研究岗位。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是幼儿园教师,负责进行幼儿园教学工作;辅助岗位可以是教务管理、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迁移岗位则可能包括教育行政、教育研究等相近领域的工作。同时,可以看出,区内高职高专院校在确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能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政方针政策,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较扎实的科学人文素养,并能适应新疆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坚定从教信念,具备系统的组织与实施幼儿一日生活、引导与支持幼儿游戏活动、计划与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精神和专业自主反思能力,能在学前教育机构及相关行业从事教育教学与服务工作的幼儿园教师,这其中即强调了对人才高素质的要求,又有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培养规格也完全符合《2022年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中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在专业培养模式上,个别高职高专院校还需要凝练自身特色,如根据行业需求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并深入探讨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做法与成效,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并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及其对学生培养的影响,从而总结出适合自己院校的专业培养模式。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当前,学前教育领域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家庭教育环境差异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现实,这些都难以满足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因此,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以下是几点策略:

1.建立全面的能力培养体系:设计更加符合学前教育专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发展其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跨领域综合能力。

2.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不同教育场景的能力。

3.创新教育模式: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虚拟实验、在线协作等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升师资力量:新质生产力要求学前教育师资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因此,专业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技术要求。

5. 均衡分配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教育、送教下乡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减少地域差异,使更多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对学前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了机遇。学前教育机构应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师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推动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倩倩.幼儿园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意见的调研报告-以宜昌市幼儿园为例[J].研讨·探索·反思,2017,P96.

[2]王伟华.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04.

[3]张莹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9,06.

[4]林春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