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摘要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正文
引言
在新的教学改革下,核心素养作为新理念,要求中职英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重点,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前提,引导学生通过核心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样要让教师跟紧新课程改革目标,把握改革方向,以核心素养为核心,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实现英语课程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这种学生缺乏英语基础知识,如果教师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就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建设,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习惯作为核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除了可以开展任务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充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可以进行组间自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1]。
(二)坚持语境化教学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其培养的最大障碍在于往往受母语的影响,无法从英语环境中培养核心素养,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英语情境中了解国外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语境化教学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技术、生活化资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掌握英语,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三)进行技能综合训练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要将英语课程三维目标为基础,围绕“听说读写”四大模块,设计多样化、特色化的英语课程,注重对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等能力进行加强,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2]。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利用英语阅读教学,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意识、语言的语感、语言技能的培养,中职学校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较低,主要是由于其英语基础较差,主要表现为英语单词量的缺乏,不会运用英语句型等。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地选取教学资源,进而起到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3]。
例如:在“Personal and Family Life”这一内容教学时,中职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储备,但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用英语较为流畅地交流;另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开口。因此教师对教学活动应进行合理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机械模仿到替换练习,再到语言实践,逐步铺设台阶,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降到最低。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词汇方面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放弃以往的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形象的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和记忆效率。例如,学生很难记住单词的意义,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有关物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来直观地理解单词的意义。在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应的语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跟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拼读的发音,为语篇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将阅读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其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寻读”“猜测”和“细读”三个方面着手。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并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标注,这些关键词包括背景,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标注关键重点语句,这样就能对文章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尽管学生提前预习了生词,但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不熟悉的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句子的意思进行猜测,等学生把整篇文章看完以后,再把句子的准确意义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核对,这样学生就不需要依靠参考书,也能对不熟悉的句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精读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段落进行划分,将每个段落的中心句与大意相结合,将段落的主旨进行总结,并对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英语的阅读与语言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在完成了整篇文章阅读后,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口语交流,让学生把基础的文章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教师可以与文本的主题相联系,创设一个与生活接近的语言情境,指导学生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并根据特定的上下文进行对话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达到规范的口语和正确的时态,进而建立起英语口语氛围[4]。
(二)运用问题导学,提升思维品质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贯彻问题导学,通过为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推理,通过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句型教学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类似的句子,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句型结构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每一种句型的使用情况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让学生创造新的句子,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可以防止把类似的句型搞混。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后面文章的情节进行灵活的设计,指导学生对下文的情节进行预测,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辨别,将文章的主要思想用英语来简要地总结出来,这样才能达到读思相融的效果,开放式问题通常没有标准的答案,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思维为主,例如: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单元,主题是人工智能,听说部分是汽车制造工厂和智能饭店,餐厅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完成听说任务,掌握表达赞同与反对的词汇句型,并能将其迁移到真实语境中,培养学生思维差异感知能力和职场语言沟通能力。教师可以依据课本上的语言知识,给出一些零碎的单词和词组,以设问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这些语言片段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将其构造为一句或一小段话,无论人称还是时态,只要是语法上没有错误,都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听说活动中主动学习,结合真实情境练习语言输出,掌握对人工智能表示赞同和反对的语言表达,让学生通过英语表达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教师还可以展示经典的课文,涵盖一些单词、短语和句子,为学生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把缺失的部分补全,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使段落意思完整,激发学生去思考、分析、回忆并应用恰当的英语知识,能够显著地改善英语的思维品质。
(三)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习能力
在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集体授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班内进行分组教学,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为此,中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小组协作研究,立足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使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讨论,发挥自身的长处,在交流与协作中,顺利实现探索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5]。
英语合作探究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教学英语翻译时,教师可以使用英语小故事,为学生布置一些趣味性翻译作业,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英汉互译,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人对几句或者一段进行翻译,在对文章进行初步梳理之后,再对其中有疑问的句子做进一步的分析与翻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再例如:在英语写作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主题,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让五到六个人一组,对写作中可能用到的语言材料进行交流,其中涉及题目相关的高阶词汇、语句、符合上下文的常见句型等,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如果实在想不到,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搜索,当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共享自己所想到的写作素材,这样就可以将写作素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加强国际文化,提升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英语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各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意识等。中职学校学生缺乏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导致其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存在着与其民族特色不符或表述错误。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文化知识,中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国际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和积累国际人文知识,感受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不同,汲取精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6]。
英语教学中国际文化渗透有课内和课外之分,在课内中,英语课本上的有些课文已经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在阅读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对国外的一些文化进行学习,并以此为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将国际文化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交流之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课外来说,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需要扩大其国际视野,仅靠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加大对课外材料的搜集与利用,如英语电影、英语歌曲、名人演讲等,让学生在阅读、观看、倾听等过程中,积累英语语句,了解汉语与英语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并由此延伸到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时注意这种差异,杜绝中式英语。
(五)关注学生个体,开展分层教学
对于中职学生的英语情况看,英语水平相差较大,其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也不一样。教师要做好学生英语能力调查,实施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员能够打牢基础,获得学习英语的自信;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开展进阶训练;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难度的拓展训练。
例如:在为学生布置英语作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级层次重点是学生能够对课文中的词汇、词组和语法有较深地理解,能够正确地阅读课文;第二层次重点是能够流利地阅读文章,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来描述文章的内容;第三层次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发音标准,能够使用较高层次的词汇来阐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能够将文章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并根据自身的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每个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英语的快乐,并为学生指明英语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教师要加强中职英语核心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运用英语思维,提高英语的使用率,达到自我价值的目的。中职英语教师要不断对课程进行创新,让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与校企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环境,让中职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核心素养,不断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洪.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提升方法[J].内江科技,2022,43(07):125-126.
[2] 陈亚飞.核心素养下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3,(28):92-94.
[3] 刘丽媛.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提升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1,(03):64-65.
[4] 陈双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2,(11):139-141.
[5] 田少川.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提升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9,(50):93.
[6] 段秀清.新时代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2):8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