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游戏社团在幼儿园活动中实施的路径和思考—以“跳皮筋”活动开展为例
摘要
关键词
民间传统游戏 幼儿 创新 跳皮筋
正文
一、民间传统游戏社团在幼儿园开展的必要性
近些年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弘扬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让传统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而民间游戏是由我们祖祖辈辈在闲暇之余创作出来的,它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与探索,改进与创新,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与体系。民间传统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受众面积广,活动成本低,贴近人民的实际生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信息化水平提高,电子产品带来的海量信息资源使得快餐式、碎片式的娱乐方式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半壁江山。我们的孩子日日沉迷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孤僻,无营养的电子竞技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阻碍了幼儿适应和融入社会。
民间传统游戏不仅可以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电子产品虚拟世界中转移到现实世界大自然中,也能促进孩子身心得到发展。而社团是在幼儿自愿基础上,尊重幼儿兴趣爱好,由幼儿自治自理的一个活动组织。通过民间传统游戏社团这种形式,能最大限度给与幼儿自主权,同时,通过社团“大带小”“老带新”的模式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社会责任感,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得到不同方面的提高,让人人有所付出,人人都有收获。总而言之,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开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实施的种类
民间传统游戏种类繁多,游戏难易程度和实施条件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根据本园幼儿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当地物质环境将民间传统游戏分为智力游戏、器具游戏和身体游戏三大领域。详见表一
民间传统游戏分类 | 游戏名称 |
智力游戏 | 华容道、五子棋、七巧板、挑小棍、 |
器具游戏 | 跳皮筋、翻花绳、跳大绳、投壶、蹴鞠、 丢手绢、赶小猪、滚铁环、丢沙包 |
身体游戏 | 跳房子、老鹰捉小鸡、木头人、捉瞎子、 拉大锯、贴膏药 |
三、民间传统游戏社团在幼儿园活动中实施的路径与思考——以跳皮筋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先由两人各拿一端把皮筋伸长,其他人轮流跳,在跳皮筋之前设定规定动作,参与人员按照规定动作进行跳皮筋,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是没勾好皮筋时则为失败,请组内下一个人来“救”,直至消耗到最后一人。
跳皮筋的游戏难度分级主要集中在皮筋高度和跳法难易程度上。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再到腰最后可以到达头顶处。跳者只能用腿和脚来缠绕勾住皮筋,不能用手来帮忙。
(一)、因地制宜,尊重幼儿兴趣,家园合力,挖掘筛选适宜游戏。
民间传统游戏种类十分丰富,同一种游戏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阶段所流行的玩法也不相同。为了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民间传统游戏中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形式和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设计了家长调查问卷,请家长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适合幼儿的民间传统游戏项目,并简单介绍玩法。在对家长所推荐的游戏进行筛选后,请幼儿来进行投票,选择最感兴趣的,最想进行的游戏进行初步试玩。
以跳皮筋活动为例,教师将每种游戏(翻花绳、跳皮筋、投壶、蹴鞠……)以图片形式张贴于展板上,请幼儿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投票(将笑脸粘贴于最想玩的游戏图片上),并说明理由。最后结果跳皮筋以高票胜出。孩子们给出的理由也五花八门:“这个我没有玩过,其余的我都玩过,所以我想来试一试”“这个游戏需要的道具很少,每次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不用搬很多东西”“我看到过我妈妈玩儿这个,她教过我,可我怎么也学不会,我想再试一试”
思考:在筛选游戏种类时首要原则是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兴趣,同时要考虑到本园的人文风情和当地特色,优选在园所地有一定历史渊源和积淀的游戏。例如:在山西每年会有社火,庙会,可以选择“踩高跷”“舞龙”“戏狮”这种本土特色浓厚的民间传统游戏。而“跳竹竿”“划旱船”这种民间传统游戏明显在地域上更偏向于“南方”,幼儿在进行活动室缺少生活经验和周边大环境的浸染,所以不应作为第一选择目标。
(二)、学玩儿老游戏
教师通过亲自示范和欣赏影视资料的方式请幼儿来观察和模仿“跳皮筋”玩法,再请幼儿逐一来尝试。“老师,那个视频上跳的太快了,我根本看不清她是怎么跳的”彤彤有点为难。“老师我觉得我学会了,但是我自己来跳的时候有些困难,我跟在你身后是可以的”依依还比较有信心。“老师,我觉得有点难,我可不可以换一个社团,或者是,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游戏,我觉得这个太难了我可能学不会”二宝直接想放弃了。出师不利,面对这一情况,老师征求了团长的意见,团长决定开一个社团会议来商讨一下用不用更换游戏项目。
会议刚开始大家还是觉得有点难,虽然也没说要放弃,但是还是对于学习跳皮筋有畏难心理。眼看第一项游戏要中途“夭折”,老师这时候做了总结:“每一项游戏在学习之初都会遇到困难的,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学起,例如:先来学习跨进去,跳出来的动作,不要贪多,在这次活动时间只针对这一个动作展开学习。”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再请社团成员举手投票表决后,大家决定再来试一试。
思考:社团的性质虽然是自理自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自我发展需求。但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社团成立之初,需要教师来做好引导作用,将社团的组织运行架构建立起来,在孩子们遇到困难踌躇不定的时候可以及时给与帮助和引导。但是教师在指导时一定要把握好“度”,要以同伴身份平等的向社员提出意见,切记不要为了社团运行而要求幼儿按照流程按部就班的完成。
(三)、老游戏,新玩法。
通过向家长学习和自我练习后,社团中的大部分成员都可以掌握一到两种跳皮筋的方法。还有个别不太熟练的幼儿得到了“技术大拿”的一对一教学。学会基本玩法后,我们的社团活动“跳皮筋”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但是玩了几次后就有的小朋友不太乐意了:“每次都是这么玩儿,跳进来跳出去,我觉得已经不好玩儿了”鹏鹏有些累了。“每次都是我来撑皮筋,我也想跳一跳呀”萌萌也不太开心。
感觉到大家都有些累了,教师提议让大家休息休息。这时候发现有两名小班的幼儿趁着大家休息的空挡在皮筋下面钻过来钻过来钻过去,玩的特别开心。教师请幼儿来观察小班孩子的玩法,大家觉得很有兴趣。“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向他们那样玩”“我在电影里面看到过,他们也在线条里面钻过来钻过去”“不可以碰到红线的”,小班幼儿无意的举动给大家带来了灵感,探索出了皮筋新的玩法。大家一起制定了规则和玩法:要从皮筋下面钻过去,身体不可以触碰到皮筋。
思考:传统的跳皮筋玩法很多,但有的玩法太过于复杂,不适合幼儿。单一的简单地重复的玩法会让幼儿疲倦。所以我们需要创新,给“老游戏”创造出“新玩法”,游戏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1、游戏结合:可以将不同的游戏结合在一起,丰富层次。例如:有孩子提出:“撑皮筋老是我”,可以用“剪刀石头布、手心手背”的游戏进行胜负裁决,来确定谁来撑皮筋。2、增添游戏道具:可以借鉴“安吉游戏”的理念模式,将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物品进行投放,请幼儿作为游戏主人进行大胆创新。例如:传统的“跳皮筋”主要是锻炼幼儿下肢力量和精细动作,所以对下肢要求极高,很明显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后来我们增添了篮球道具来丰富游戏层次。将皮筋3人撑成△的形状,请幼儿在两手拍球的同时跳过皮筋。3、丰富游戏环境:“跳皮筋”是有其专属童谣:“小皮球,香蕉球,马莲开花二十一”,我们的孩子在掌握基础童谣基础上将日常学习的诗歌引入游戏中,将中国古诗词文化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在玩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4、巧变游戏规则:像上文提到过的那样,我们的皮筋不仅可以用来跳,还可以用来钻,同样的游戏材料,转变思路,可以有不一样的玩法。
(四)、依托园所活动来开展民间传统游戏
今年我园举办了“玩转传统游戏,晋享亲子时光”的亲子运动会。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民间传统游戏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丢沙包”“跳皮筋”“老鹰捉小鸡”“舞龙比赛”,这些民间传统游戏带给家长和孩子们不只是片刻的快乐,更搭建了亲子互动的平台,让民间传统游戏重新回到孩子们的世界,培养了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善于拼搏的品质,同时让渐渐失色的传统游戏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思考:“环境是最好的老师”,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设计良好的环境,幼儿浸润其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它的效果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的真实。借助于整体园所活动,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沉浸式的大环境,同时亲子共同参与的模式能够让家长也体会到传统文化带来的益处,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今后对子女的教育工作中,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在家园配合方面,也会更加的步调一致,形成稳固的家园合作关系,创造1+1>2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民间传统游戏社团不可照搬复制大学社团的模式和理念。因为我们针对的活动对象是学龄前的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有其特殊性,所以教师在社团活动中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在尊重幼儿想法和兴趣的基础上,给与幼儿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必要时要给予幼儿一些指导和帮助,促使社团形成自己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