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领:姑苏学习之旅2024名师优课薛法根小语苏州班培训心得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夏秋丽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秣陵镇东街小学 河南 周口 466232

摘要

薛法根是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倡导的“组块教学法”将零散的语文知识系统化、形象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让教师开始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本人有幸参加了2024名师优课薛法根小语苏州班为期五天的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收获颇大,了解了“组块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方法。鉴于薛法根“组块教学法”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应该积极的探索单元主题教学方式,单元教学目标要有指向性和指引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语文实践活动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学习中经历思考、质疑和实践等关键环节,让语文学习真正落地,形成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教学能力

正文


与名师优课结缘始于2022年偶然的一次网络课程学习中,一节节精彩的名师课堂让我收获颇丰,一直想有机会能参与其中成为现场课堂中的一员,今年终于如愿以偿参与了2024名师优课薛法根小语苏州班为期五天的培训。平常是教师,培训时是学员,身份上的转变让我倍感新奇和不易,对于这次培训我也更加珍惜。作为一线教师我太需要这样专业上引领且能落地的培训了, “看”得见的研修,“带”得走的能力,名师优课真的做到了。

一、“看”得见的课程

薛法根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坚持“快乐教育”,他提倡的“组块教学法”将零散的讲述语文知识回归到语文教学实践的板块,实现了教法理论的创新,为语文教学指明了一条新方向。名师优课暑期教师培训每年主题各不相同,2024名师优课薛法根小语苏州班培训期为期五天,本次培训课程的主题是“主题任务下的单篇组块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每次师范课结束后上课的教师都会从所讲课文的题材入手讲述他们的教学设计理念。看似一节简单的师范课化抽象理论为具体操作,给我这样的职场新人带来满满的干货。在培训的过程中,大家积极交换意见,将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胆的阐述,大家一起制定解决的措施,让一些困扰多年的教学问题得到解决,这也是很好的收获。

本次培训让我意外的是除了薛法根老师及其团队的核心成员带来的精彩示范课及讲座外,还有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和苏州大学的陈国安教授给学员带来的课程和讲座。詹教授从理论高度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材,让我对小语文本的解读有了新的认识和方向; 陈教授《枫桥夜泊》古诗文的示范课让我颇受触动,抛开传统观念里的注释、诗意,从古诗文的朗读和具体意象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感悟入手另辟蹊径,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更从历史人文和审美角度出发探索古诗文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1]

本次培训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身职业的敬畏心。他们的授课内容输出水平较高,而且课常上常新,薛法根老师五次公开课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有五个版本,陈教授的《枫桥夜泊》也是如此。他们这种对课堂高标准严要求又何尝不是职业新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呢?

二、“遇”得到的伙伴

本次苏州暑期培训中,每位参与者全情投入,会务组的人员一直相伴,他们认真负责,报道时认真组织签到,授课期间全员严阵以待保证学员后勤;学员们课上认真投入,一篇篇优秀笔记令人侧目,提问环节争分夺秒为学员解惑的导师身影令人动容。

参与本次培训除了和优秀的培训导师团队近距离接触外,我还结识到了不少优秀的小伙伴,他们中有学校领导阶层,有从教几十年的教学老手,当然也不乏我这样教学经验少的新教师,但在课堂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学员”。培训期间学员们不仅认真聆听专家们的讲解,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提问环节还是课下研讨,都能感受到学员们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每次上午下课时间追着薛老师答疑解惑的时候了,有个人询问“新教师的成长”问题,有代表学校领导询问“教师的培养”问题······每一个问题薛老师都结合自身经验认真思考针对解答,给学员们指导性的建议大家不止一次忘我讨论到忘记午饭时间。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仅促进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传递,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启发、共同成长的宝贵平台。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结交了教育领域的新朋友,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习搭子,也让我这位职场新人对当前的热点语文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为我的个人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三、“带”得走的能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属于双线并行,因此有效把握单元的人文主题,课堂活动设计倾向单元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单元教学中的单篇设计更是万变不离其中。单元中的单篇教学设计活动要适合学生年龄水平,主次分明,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去设计教学任务,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针对学生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课堂内容,而不是一味让学生去适应已经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从这次培训中,我也掌握了一些语文单元教学的技巧,在这里进行分享。

(一)单元教学目标要有指向性和指引性

仔细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师们会发现单元教学目标是整合的、优化的、明确的。因此,我们在前期备课过程中,就要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指向进行单篇文章的教学设计,防止讲解的时候无效重复,分不清主次。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首页就用这样一句话明确本单元内容:“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让学生明白“虚构小说”的特点、内容和形式,在阅读中感受小说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并创编生活故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明确每篇小说在单元主旨“虚构、生活化”这一基本情况下是如何对人物展开叙述和描写的,让学生感受作者思想的开放以及对生活的深切感悟[2]。当教师熟悉单元教学目标后,在单篇教学时就会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的让语文学习不再“零碎化”,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重视主题性教学

新课标倡导单元教学、群文阅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从多个方面学语文,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改变常态,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文本分析、单元理解中的主体性地位,让他们的学习真正发生,形成较强单元主题探究能力。比如六年级的课文《草原》和四年级的《观潮》,所在单元都是以景为主题的单元,学生在完成四年级的写景主题单元学习后,掌握了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能力后,到了六年级再学习第一单元《草原》、《丁香结》、《花之歌》等,对其单元主题“背起行囊出发,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理解就会更深刻,主动用一些好词好句去描绘自然风光,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3]。可以说,通过主题化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三)任务驱动促进学生整体性学习

薛法根提倡的“组块教学法”,强调将各种零散性的语文知识“模块化”,通过构建各个学习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思考、质疑和实践等关键环节,发展核心素养。对于“主题任务下的单篇组块教学设计”,我认为在教学方法这方面,应该融入任务驱动式教法,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我们都知道,将单篇文章进行主题性再建后,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立马找到单元语文要素,但是对习惯于单篇、一板一眼学习的学生来讲,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主题情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遇到对单元主旨不明确等问题时,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比如在教学部编六上第四单元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布置关于探究小说体裁的任务,像小说的特点、类别、技巧等等,以及小说哪些片段值得借鉴等。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就会整理、分析资料,围绕单元内容对本单元小说进行全面认知[4]。最后,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分析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然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再进行详细的正课讲解,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习惯帮助非常之大。

(四)基于单元主题亮点创设情境

薛法根老师提倡的“组块教学法”,是对零散化的知识进行概括性学习,让学生具备整体学习意识,形成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组块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基于单元主题亮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仿佛处于单元真实语境环境中,使语文活动真正发生。为此,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教师在讲解新的单元内容前,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巧妙导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导入要突出单元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营造相互讨论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解部编五下第二单元内容时,教师可紧紧围绕“古典名著”这个单元主题进行教学,利用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人书、影视片段、电视剧主题曲等进行巧妙导入,在动态化的情景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提高很多,明确“古典名著”的章回体小说特点[5]。导入完成后,可以邀请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阅读,再或者直接让学生进行话剧、舞台剧表演,还原小说中的真实场景,这样会使语文真正走入学生内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基于单元主题亮点创设情境,使教学活动更加开放,学生不再被束缚在单篇文章理解上,语文视野得到扩展。

(五)基于单元主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薛法根老师倡导的“组块教学法”,使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整体,单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能将相似单元内容迁移到新单元学习中,语文探究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语文新课标倡导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求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要求,创设一些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力,综合活动的设计也要基于单元主题进行,要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明确目标,整个流程需要丰富的资源,最好是让学生参与到活动设计中,以提高语文动手实践能力。比如部编三上第六单元有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单元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风景名胜的介绍方法。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将主题定为“我是风景名胜介绍员”,让学生现场给同学介绍自己浏览过的风景名胜,介绍的时候要做到声情并茂,将风景名胜所处地点、样貌以及吸引游客的地方讲出来,增加了课堂活力,激发了学生对风景名胜的探究兴趣。又比如在部编三下第二单元“小故事大道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该单元“讲故事”主题,教师可分三个部分开展活动——自由阅读、分组讨论、小组展示。三个活动阶段前后衔接,需要学生通过讲一个个小故事悟出人生道理,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只会讲故事,没有进行反思,但是这样的活动多了之后,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显著提高,自然而然就能悟出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因此,我认为“组块教学法”虽然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标杆,但是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教师们也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适当的设计一些单元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语文,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结语

 本次“主题任务下的单篇组块教学设计”的培训给我的个人成长和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在理论上,我对如何有效分析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学习到了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的技巧和方法。其次在教学实践方面,我学习到了如何设计更加有效地单篇教学方案,特别是以终为始“目标——评价——活动”的逆向设计思路。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强化了我的反思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态度,我相信这会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随着对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探索,我期待能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也计划参与更多的专业发展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自己作为教育者的综合素养。展望未来,我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的态度,我可以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为学生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倩.整体视阈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3,21(6):81-82.

[2]申月红.简教深学,语文教学的本真选择——评《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J].语文建设,2023,14(22):4-5.

[3]薛法根.理性思维:做负责任的表达者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解读[J].语文建设,2022,24(8):9-10.

[4]温慧敏.促进学习迁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薛法根老师《手指》课堂实录与品读[J].新课程导学,2024,11(10):3-4.

[5]古名亮.读中欣赏 读径通幽——薛法根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教学赏析[J].新教师,2023,26(5):85-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