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刘淑娟 张福平

府谷县府谷中学 719499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愈发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在新课标理念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学重点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了能力培养和品格塑造。本文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探讨了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实施,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愈发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各科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中,然而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尤其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既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地理学科深入理解。较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策略,能够将零散的教材内容整合为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深入的知识体系。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大单元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且深入地理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地理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整合化原则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更加凸显了系统性的特点。也就是只有充分整合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针对地理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对于具体的课时,需精确地分配和调整教学时间。此外,在整合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讲授新知识时还要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构建一个全面覆盖所有知识领域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逻辑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整合的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二)问题化原则

在实施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教学活动的详细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问题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还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新旧知识进行充分地整合。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高效整合知识,并且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应对单元系统复杂或者教学周期过长等挑战,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整合地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构建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架构,有助于妥善解决地理学科难题,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进而推动其地理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1]

(三)层次化原则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应遵循层次递进的原则,确保逐步深入。这要求教师需要针对地理知识的逻辑顺序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共同完成。首先,应当构建详细且具体的活动顺序,确保大单元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得以实现。其次,培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全面应用到实际任务中的能力,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涵盖地理学科的深入探索。最后,通过完整的感知、处理、应用阶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综合化原则

关于大单元教学评价应当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开展。从评价内容来说,不仅要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学科情感价值,以实现对学生全面的评估。从评价方式来说,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这种评估更倾向于对过程的综合概括,可将其视为地理大单元学习评估的一个重要参考维度。从评价对象来说,要从学生与教师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综合表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其评估的公正性与客观性[2]

二、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结合大单元主题,确立大单元内容

在新课标理念下,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结合大单元的主题确立大单元教学内容,这也是确保大单元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从新人教版教材编排来说,不同的单元有着不同的主题,同时也有着与之匹配的内容。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教材内容等方面,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立足于大单元教学内容,融合地理学科的核心理念,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筹规范教学内容,从而使大单元的知识体系更趋条理化和有序化。

例如在新人教版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该单元以“地球”为主题,阐述了与宇宙的关系,同时在导语部分也说明了地球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地球经历了怎样的简化历程?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这些问题不仅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要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构建大单元的教学框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讨论地球与太阳、银河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宇宙观,其次,教师在深入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涵盖光热资源、太阳活动、地球环境变化等方面,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球生命存在与太阳的重要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重视新旧知识的有效整合,将所学的地球运动、大气形成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等相关的知识要点进行有机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还需要融入最新的天文科研成果与案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探究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该主题的深入理解与掌握。通过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教学需求[3]

(二)联合大单元教学策略,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理念下,开展地理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学联合大单元教学策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全面参照本单元的课程标准,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精确性,以期符合教育规范的具体需求。其次,从宏观的单元核心内容出发,精准定位本单元的教学重心,并涵盖相应的地理学科素养。最后,还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促使学生的更好发展。

例如在新人教版必修一“自然灾害”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该单元所对应的课标内容要求为:结合资料,指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有效措施。通过该单元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并且能够了解详细的避灾、防灾措施,从而充分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升学生的防灾意识和避灾技能,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地协调观的素养。在新课标理念下,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借助直观的地图、地理示意图和视频等资料,了解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分布,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避灾、防灾措施,理解避灾、防灾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意义,探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通过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形成防灾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3)在分析、解决灾害问题时,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防灾、减灾的意义,树立人地协调观。从新课标的理念入手,联合大单元教学策略,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实施的高效性和具体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大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地理知识基础。此外,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及时反思自身的不足,同样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4]

(三)结合大单元目标,细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不论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地理练习,随后由教师进行指导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是常见的教学方法。这些常见的教学方法都有着较强的教学针对性。而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在教学活动之前设计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与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结合教学单元的教学要点及其难点,将其细分成不同的学习时段,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新人教版必修二“人口”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并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细化明确的小目标,然后再指导学生一一完成。比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人口分布”为主,教师会依据单元教学环境,从整体的视角上让学生对所学单元建立初步认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只有充分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够为该单元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课时的内容以“人口迁移”为主,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对该单元的深入了解,并且借助相关的案例与视频演示,深化学生的理解。第三课时以“人口容量”为主,教师需要把更深层次的地理内容融入其中,并且把之前所学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切实感知学习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通过这样的形式,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目标都十分明确,即使是跨越了单一课时的界限,也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强化了课堂的结构性,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连贯性,更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忱。

(四)基于单元重点,开展典型案例研讨

在新课标视域下,提出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结合大单元教学的要点与学生的学科素养,设计科学、合理的典型案例。需要强调的是,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案例中的要点,积极推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其中讨论的话题可以是案例中的知识要点,也可以与地理相关的知识,还可以是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新人教版必修二“产业区位因素”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需要对大单元教学要点进行细分,随后再根据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中,教师结合大单元核心要点,设计相关案例: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截至2021年2月,上海以拥有6914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商务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国际大型连锁咖啡公司选定上海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站。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共计839家,并且大多分布在繁华路段、高端写字楼及高端住宅区域附近。2020年4月,该品牌子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与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产业园。根据这一典型案例,学生能够根据大单元要点知识,对其进行深入探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时地指导,“如果你作为品牌决策者会如何选择最佳区位?”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结合大单元评价体系,开展整体评价

以目标分类为指导实施的教学评价,是保障在整体主义视角下实施地理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策略。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大单元评价体系,要制定适当的学习效果标准,其根本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有效地评价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在构建标准时,应着重考虑单元教学内容,确保其全面覆盖,同时面向所有学生。标准需兼顾具体内容与清晰的行为描述,以准确表达对学生学习的愿景。此外,它应具备发展性和生成性,以适应学生的进步和变化。根据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将单元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融入具体的知识与认知目标体系中。

(六)实施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例如,在“城市化过程与问题”单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城市规划,分组讨论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或者进行一次虚拟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城市化的复杂性。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单元之间的重组建构,强调教学内容的整体系统性和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确保学生所处的地理认知阶段及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契合,同时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和创新,灵活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4,(24):151-154.

[2]杨晓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4,(09):75-77.

[3]马金风.基于学科素养开展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4,(03):57-59.

[4]左海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高考,2024,(03):38-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