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唤醒学生提问天性——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进行探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唐雅丽

凤台一中 安徽省淮南市 232101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形成夯实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与数据分析能力,而且还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提问教学进行分析,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四点建设性意见,引导学生在自主提问、积极提问、有效提问的过程中夯实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达到全面综合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正文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夯实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时期,教师应通过交流沟通让学生自主提问、积极思考,在体会数学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课堂提问与核心素养的全面融合,培养发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一、高中数学提问教学现状

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受传统教育理念限制较为严重,在课堂提问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包括课堂提问数量和课堂提问难度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严重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针对高中数学提问教学现状,本文分析如下:

1.重数量而轻质量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数学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知识,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部分教师在编排和设计提问内容、提问形式时,为了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过于注重提问的数量,而忽视了提问的质量,低端、重复性的问题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会弱化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知识拓展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2.重形式而轻效果

课堂提问是常见的师生互动手段,不仅可以较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参与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获得知识与技能。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部分教师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在提问时往往忽视了“提问”的教学效果,应接不暇、随机性大的问题虽然营造了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氛围,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3.重优等生而轻学困生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在思维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不同,“优等生”往往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遵守课堂纪律,而一些学生一旦被贴上“学困生”的标签,不仅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样的现象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提问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比如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内容时往往倾向于优等生,忽略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长此以往的“差别对待”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提问对策

课堂提问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科学设置提问内容和提问数量,以达到启发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提问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四点解决对策:

1.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提问意识

1)在预习中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发挥提问教学的优势与作用,通过质疑、分析、比较、联想、思考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在体会数学乐趣和奥妙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素养。高中数学知识不仅复杂而且枯燥,单纯的依靠教师讲解学生虽然能在课堂上领悟,但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却不能很好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外联系性和规律性地探究。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布置简单的任务或习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交流,创设适宜的课堂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题型中,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连接新旧知识点,起到巩固、复习和预习的作用。比如复习椭圆的几何性质内容教学时,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主要包括椭圆简单的几何性质以及初步运用,此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求经过点P(—2,0),Q(0,5)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让学生在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对几种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方法进行类比,从而完善自身数学知识体系,达到提高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的目的。

2)在课题后提问

传统教学理念下,以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不仅不利于学生智力、思维的开发,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教师应科学设置课堂提问,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讨论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还让学生在认真分析、细致思考中构建了正确的解题思路,丰富了数学能力与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可以设置问题情景:双曲线是否和椭圆一样,具有一些类似的几何性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事先准备好的图像及表格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亲身实践与体验过程中大胆猜测、主动提问,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为下一阶段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2.鼓励质疑,引导学生思维爆炸

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应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在感受、发现数学乐趣的同时,将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趣味化,从而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引导学生质疑,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其次,教师还应在关键点上引导学生质疑,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概念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强化学习上的自信心。最后,在质疑环节结束后,教师还应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比如“数列”教学内容简要解释,如果教师直接讲授抽象的数学归纳法,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还容易混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梯度式提问,激发学生自主质疑的热情“你们知道多米诺骨牌效应是怎样产生的吗?”“如果想制造多米诺效应,首先应该做什么呢?”学生可以根据视频播放的内容轻易得出结果“只要把第一块推倒,就可以呈现多米诺效应。”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数列{an}中,a 1=1/3,sn=n(2n-1)an,求an的表达式?此时学生就可以根据多米诺效应对式子的连锁反应进行思考,分别计算n为2,3,4时的结果。良好的质疑、分析、推理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归纳法,而且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3.循循善诱,加强引导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不仅枯燥而且抽象,对于知识储备较差的学生在理解与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分层次教学,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设计合理有序地提问内容与提问方式,揭示重难点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内容时还应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布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体验探索的过程与乐趣。比如“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内容教学时,教师应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办法,可以在教学前让学生回顾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公式,结合实际问题独立完成三角函数图像的绘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可能会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给予指导,保证教学活动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知识模块,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提问内容与方式,,在自主提问、积极提问的过程中夯实自身的数学素养,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应积极创新,将核心素养与课堂提问有效结合,通过课堂提问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课堂氛围,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敏.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2020, (002):P.25.

[2] 孟俊.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探究[J]. 数学教学通讯, 2017(24):3.

[3] 曹珍玉. 聚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关注课堂提问艺术[J]. 科学咨询, 2020(44):1.

[4] 刘剑锋.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提问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1):1.

[5] 彭买平. 聚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关注课堂提问艺术[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6]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