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冯钰森 折利平

榆林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心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

近几年,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势头强劲,各种项目遍及全国,社会各界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具体施工组织中,由于工期跨度大,所处地质及作业内容较为繁杂,导致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为使相关工程具备较好的施工环境,通常采用施工导流和围堰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与围堰施工的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施工导流;围堰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应用

正文


在建设项目中,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程,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其建设的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好的施工导流与围堰工艺,营造有利的施工空间与环境条件,以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顺利建设。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多种施工导流与围堰的工艺形式,为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如何具体运用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需要进行慎重思考和选择。

1水利工程导流与围堰的施工工艺综述

1.1施工导流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基坑自身的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在运用导流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在旱季进行,同时尽量修复河道内的主要建筑物,提高堤坝的水位。在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应采用其他方法对建筑物进行优化,这是今后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确保截流作业的实施效益,使后续工程更加有序展开。在进行中期建设之前,必须对大坝的高程、洪水水位等进行有效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要向大坝内注水,并从实际出发,对工程准确性进行剖析,这样就可以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的影响。在后期的施工中,要按照导流技术的精度来进行坝体的高度的设计,确定当前配比关系,分期进行施工确保对导流施工工艺的整体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针对河道的特征,分析工程建设要点,并对河道的各种资料进行多方面的采集与统计,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出最经济的导流方案。在河道引水工程中,因水流速度太快,在泄洪过程中极易发生意外状况,从而影响到后续建设。所以,相关的管理者要针对现场的突发状况,对技术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的导流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使之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特征,优化已有的工作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实践中的隐患。因为每条河道的汛期都不一样,因此,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地将每一施工阶段都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导流施工进度进行控制,逐步优化现有的工作方案,改善整体的工程效益。

1.2围堰技术

在运用围堰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将其纳入现有施工体系中,结合工程现场的布局确定最后的施工方案。部分围堰技术仅需在河道内完成,而另一部分围堰工程则要求将整个河道截断,基于此,应结合实际确定具体作业方式,避免耽误后续工程进度。为了掌握围堰施工的特征和最后的施工结果,必须在实际执行中构建不同的模型,以此判断当前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在工程项目设计中,必须强调平面设计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围堰的整体平面承担着阻挡水流对河床的冲刷作用。围堰的建设与后续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可以防止现场施工中出现的许多冲突,但要尤其关注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流速的不稳定,造成了整体的冲刷强度出现了一些偏差,这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实践中,要结合市场需求,完善现有的工程设计方案,贯彻科学的施工原理,使围堰工程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在实际的建设中,要对现有的平面布局进行优化,在充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总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围堰边坡的尺寸进行认真调查。同时,也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配合,明确主要的施工范围,在基坑部位留有足够的空间,整体上提升围堰的建设水平。

2水利水电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利用

2.1规划方案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导流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指在地形比较平坦的河流和开阔的平原上进行施工,以实现项目的建设。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的要求和条件,对相应的施工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实行科学的工作思路,防止对整个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工程实施之前,必须对场地地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河滩、河道等地段开展工程,确保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河道的特性进行导流作业,同时要对工地的施工费用和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改善工程施工的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河道宽度较大的地区,而不适用于较窄、土层较厚的地区。

在实施过程中,应将科学的工作原理贯彻到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以确保项目的质量。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与围堰的作业要求相结合,减少后面的施工困难,突出项目建设的综合性特征,保证总体施工的结果。比如在出水口与围堰相连,这样才能保持水流畅通。在施工弯道上要设定最小半径,轴线尽量缩短,并对整个工程的长度、深度进行科学控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现行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更高的施工效果,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建设需要。另外,还可以执行隧道导流的施工方案,该方案更适用于地势陡峭、河道较窄的地区,能够有效地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工程的成功进行,必须对导线的施工轴线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同时在轴线布置上要严格遵守有关的规定和标准。若在施工过程中遇有转角,则需对弯角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改善工程质量的目的。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具有强大的应变能力,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对当前的工作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并建立完备的应急管理战略,以有效避免对项目质量造成的影响,确保工程建设的成效。

2.2技术要点

首先,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根据施工计划,有针对性地运用分段导流措施,施工完成后,要将一侧河床围起来,当水流流过河床时,再进行拦截,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高流量、施工时间长的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同时,在后续建设中,也可采取整体导流法,即通过一次引流,使水进入建筑物内部。根据不同的建筑,可以采用一次导流的方法,使得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然后,对相应的施工步骤进行有序划分,根据工程地区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导流工程质量。此法适用于水量大、河道较深的地区,应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对现行的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各施工环节也要按照现场情况进行有序规划,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当工程环境比较复杂时,可以通过将现场的施工信息与3D建模相结合,科学地选取施工方案,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对出现的问题要事先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和管理方案,从而确保导流工程的顺利实施。其次,在具体的施工中,要注意质量管理,这样才能让导流工程更有秩序。在进行实际的工程建设前,工作人员必须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情况和具体工程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以便今后的施工提供充足的保障。在此过程中,综合考虑建设的难度和基本指标,这样,既能保证工程的实施效果,又能防止出现诸多问题。在调查的过程中,科学地布置工地的物料与器材,实行高效的品质检验工作,经检查无任何问题,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以达到设计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有关管理者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例如,水利工程是坝体结构,在旱季的时候要进行节流,然后修建建筑物,完成导流设计,以获得较好的防洪效果。在导流施工中,首先要确定出排水量,明确整个防洪结构高程,将工程建设要求和参数标准统一起来,使得施工的每一步都具有科学特征。在实践中,要注意与水利、水电高度及河床水深等方面的配合,确保不同工序的有序开展。在导流作业时,大坝周围的建筑物必须与大坝保持同一高度。导施工涉及较为繁琐的环节,在工程实践中,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防范潜在的风险因素

3水利水电围堰施工技术

3.1不过水土石围堰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过水土石围堰工艺的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在使用这种方法时,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有关的规范,首先要了解现场的施工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体的施工效果。这种方法很简单,材料也很容易收集,适应性较强。在该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在现场获取一些土、石材料,为以后的施工提供便利,并根据不同的平面基础进行围堰作业。在具体施工环节,坍塌事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降低河道水流量,在汛期要构建完整的防护体系,在各个工作环节都要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真正防控相关安全隐患,从而达到预期的建设管理效果。

3.2过水土石围堰

在过水石围堰施工时,应在围堰下游及大坡度的平面内铺设钢筋网,并在下游设置钢索,以降低塌方问题的概率。在来流冲击作用下,大坝结构上、下两层均能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减少滑移的可能性。由于过水混凝土围堰与土石堤坝的结构类似,因此,施工工序较为简单,所需材料也很常见,可将坝体中残存的土石直接用于建设,相应的工程量得以减少。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整个结构的拆除也十分方便,但是,在洪汛时期,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尽量规避各类质量问题,使工程建设的成效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所以,必须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不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及保护计划。

3.3混凝土围堰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围堰具有良好的防水和耐冲击性能,严格遵守混凝土围堰的施工要求与规范,做好日常的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工程的耐久性,降低各类质量问题的概率,延长其服役年限。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混凝土结构,在进行围堰施工作业时,既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定与完整性,又要适当地增加工程自身的防渗性能。在围堰顶部施工期间,其内部结构十分稳固,整个过程都应得到严格监管,依照设计方案和参数进行日常作业,将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工程完工后要认真完成验收工作。

3.4平面布置和砌筑

在具体实施中,应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需求,对已有的布置方式进行不断优化,为今后的工程建设奠定基础。保证基坑的横断面与主体轮廓线之间的距离20m,而纵坡与主体工程的轮廓之间则应保持2m间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布置,以免对以后的使用产生影响。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要结合主体工程的结构外形特征和围堰的种类,对主体轮廓结构进行合理布置,在砌筑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测量放线,与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并及时排查施工环节的误差情况。同时,在砌筑的过程中,各种材料都要摆放整齐,并且根据目前的高程将护坡桩合理安放,在围堰施工完成后,应采取一定的铺巾措施,以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在实际的支护过程中,首先要从内向外进行打桩,在围堰体与钢板之间放置土袋,并清理现场的淤泥,工程竣工后,应认真检查有关数据,避免影响日后的使用。

结语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从人们的用水需求以及水电工程建设规划出发,逐步优化现场施工计划,选用合适的导流技术和围堰工艺,对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在每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全方位凸显整体施工效果,有效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生命周期,确保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简崇林漆祖芳王英.大型导流隧洞群下闸封堵风险分析及对策——以乌东德水电站为例[J].人民长江202152(8):158-165.

[2]王秋阳.钢模台车在电站导流洞施工中的应用——以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107-109.

[3]王虎林.预制装配式构件水下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南水北调中线渡槽增设导流墩为例[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46(1):99-102.

[4]袁昊.软土地基上长管砂袋围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分析——以广州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施工围堰为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207-210.

[5]王金宝.深水无覆盖层基岩双壁钢围堰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以常益长铁路资水特大桥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5):69-71.

[6]薛占文.超深水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以都九高速C5标鄱阳湖二桥35#墩围堰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58-59.

[7]宋长甫.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分析——基于闽江特大桥岩石河床超大体积深水基础项目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19(33):158. 

作者简介:冯钰森,1978.10.24,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

作者简介:折利平,1974.10.07,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