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索
摘要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幼儿园;美术课程;融合
正文
一、引言
传统节日文化蕴含巨大的育人价值,为幼儿呈现多样化节日习俗,将其与幼儿园美术课程相结合,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主题,制定多元创意美术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使幼儿在节日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但部分教师未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作用,未引入多样的传统节日,不利于强化美术教学质量,阻碍幼儿园美术课程与时俱进。因此,有必要融合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让传统节日文化元素渗透到课程方方面面,以此促进美术教学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幼儿文化素养及综合涵养。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课程的意义
(一)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
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融合,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以更生动的方式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强化教学质量及效率,促进美术课程创新发展。首先,传统节日中,具有各种各样、性格各异的人物,如屈原、嫦娥、财神等,可以作为美术活动案例素材,带领幼儿共同进行绘画或手工,锻炼幼儿创造能力。其次,教师可将传统节日为主题,组织亲子绘画活动,共同描绘“团圆饭”场景,或通过手工再现“赛龙舟”场景,丰富美术课堂内容[1]。然后,除了绘画、手工之外,传统节日文化的引入,有利于丰富艺术课堂形式,让幼儿了解剪纸、年画等艺术形式,欣赏年画色彩与构图,使用材料包进行美术创作,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同时,增添教学趣味性。最后,教师可引入当地传统习俗,有利于促进园本课程建设,为幼儿提供特色化、针对性美术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园美术课程优化发展。
(二)培养幼儿综合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文化与美术课程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幼儿文化素养,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并锻炼幼儿美术思维与创造力,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一,传统节日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在美术课程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幼儿对历史的认知,加强对传统文化及习俗的了解,不仅能提升幼儿文化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其历史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第二,由于传统节日地域性较强,教师可展示不同地域的节日特色,比如北方冰灯与南方花市,便于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节日文化,培养幼儿批判性思维,拓宽幼儿文化视野。第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将这些艺术元素与美术课堂融合,有利于强化教学质量,并培养幼儿美术思维及眼光,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促进幼儿文化素养有效提升。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学习兴趣,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感。其一,通过创新互动性美术活动,让幼儿切实感受传统节日氛围,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奠定基础。其二,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能起到早期启蒙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幼儿文化传承意识,在美术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2]。其三,通过教师讲解与趣味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文化自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幼儿爱国主义精神,呈现更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效果。其四,通过创设亲子美术活动,有利于扩大传统文化传播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节日文化,既增强幼儿园美术教学有效性,又实现传统文化有效传承。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的融合策略
(一)创设趣味化教学实践活动
为融合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应当创设趣味化美术实践活动,营造有趣、生动的美术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幼儿园美术课程持续创新。第一,教师应组织趣味美术游戏,以“龙舟接力”为主题,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龙舟模型的制作,每组分别负责龙舟某一部位的制作,完成速度最快、最精美的小组获得小红花。第二,教师应开展趣味演绎活动,以中秋节日为例,让幼儿自行扮演“嫦娥”“后羿”“小白兔”等角色,并制作角色相关服饰,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中秋节日文化,并增添美术活动趣味性、互动性。第三,教师应设计趣味亲子美术活动,比如家庭春联、新春贺卡制作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春节节日相关手工活动,增强幼儿实操能力,并提升其艺术素养及文化内涵。
(二)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将此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美术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为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幼儿园课程与时俱进。首先,教师应在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搜集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视频,为开展美术活动奠定基础,提高后续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在讲解传统节日背景时,应播放相应的动画视频与音频,以更有趣的方式描述传统节日,便于幼儿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历史背景,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高幼儿文化自信。然后,教师应使用智能教学设备,例如数字画板,让幼儿在电子设备进行节日场景绘画,每种画笔有特定的音效与动画效果,吸引幼儿注意力,进而增强美术教学实效性[3]。最后,教师应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增强个人教学能力,自觉学习传统节日文化,使用AI技术来高效制定教学方案,提高幼儿园美术教学水平。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全面、客观评估幼儿发展情况,为后续美术课程奠定基础,促进传统节日文化在课堂的有效融合。第一,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指标,对幼儿艺术思维、文化素养、创造能力等素质进行评估,保证评价结果全面性,以此来判定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合有效性。第二,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不仅需要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估,还应进行互动评价、过程性评价、观察评价,确保教学评价及时性,促进幼儿进步发展。第三,在幼儿园美术活动后,教师应耐心收集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与美术课程的看法,根据幼儿建议来完善美术教学方案,满足幼儿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促进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有效融合。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相结合,有利于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培养幼儿综合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美术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策略,提出创设趣味化教学实践活动、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为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鑫,孙雨.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探究[J].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2024,(05):69-71.
[2]高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价值及基本途径[J].教育观察,2024,13(03):124-126.
[3]刘佳,王质冰.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探索[J].天津教育,2023,(25):83-84.
作者简介:仇爱银 199511 女 江苏 汉族 本科 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关于传统节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