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课程促进中职药剂专业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王璐

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 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

中职药剂专业在经济高速发展、医药行业不断革新的同时,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类课程的融入与创新实践,不仅为中职药剂专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视野,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从经济类课程的引入、教学创新、实践应用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中职药剂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类课程;中职药剂专业;创新发展;实践教学

正文


一、引言

中职药剂专业是培养具备药品生产、质量控制、药品营销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主要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医药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药品使用、经营、生产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药剂、药学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各类途径继续深造;也可以在各级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的供应、应用、务、营销、物流及管理工作,在医药相关的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化工生产经营企业从事工作。在上述单位担任药房调剂员、营业员、购销员、质量管理员、营销代表等专业技术岗位一定时间后,通过学习、考核、晋升,可以成为班组长,项目主管、销售或服务经理、店长、部门主任等,从事更高一级药学专业工作和管理工作,并可在毕业后,具备国家规定资格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获得执业药师资格。然而,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药剂专业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因此,引入经济类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成为促进中职药剂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经济类课程的引入

1. 必要性分析

在医药行业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医药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然而,药品价格的合理性、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以及企业管理的高效性等问题逐渐凸显,这对药剂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药剂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药学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市场经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知识。经济类课程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掌握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营销策略等经济知识,提高学生的市场敏感度和竞争力。

⑴市场敏感度提升:经济类课程使学生更加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从而提高了他们对药品市场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对于求职者在面试时展示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分析市场趋势和制定营销策略等方面非常重要。

⑵就业竞争力增强:掌握经济知识的药剂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还能够从经济角度分析问题,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和策略。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脱颖而出,获得心仪的职位

2. 课程内容设计

经济类课程内容设计应紧密结合中职药剂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涵盖市场经济、国际贸易、医药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引入最新的经济理论和市场动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

⑴经济基础知识与药剂专业结合:经济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基础知识。在药剂专业中,这些知识可以与药品的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相结合。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药品市场供需关系,理解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或者运用市场营销原理,为药品制定营销策略。

⑵跨学科案例分析:经济类课程中引入的跨学科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学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比如,分析某药品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学生可以探讨其定价策略、市场推广策略对销售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药品的商业运作。

三、教学创新

1. 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药剂专业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药品生产企业、医药销售企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医药市场的运作和发展。同时,学生可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不同药品的市场需求、价格变动等,增强市场敏感度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药品营销策划实践,通过制定营销方案、预算、时间表等,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模拟销售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药品销售的复杂性和挑战性。经济类课程的引入,为中职药剂专业的跨学科融合提供了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体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学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实践应用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是中职药剂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可以通过组织企业参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医药市场的运作和发展,加深对经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药剂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加强与医药企业、医院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训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

3.职业发展与多元化

⑴拓宽职业道路:经济类课程的引入为药剂专业的学生拓宽了职业道路。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医药企业从事市场分析、医药营销、药品定价等工作,也可以进入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或研究机构从事相关政策研究或项目管理等工作。

⑵提升综合能力:通过学习经济类课程,药剂专业的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如市场分析、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这些能力对于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实践应用与就业准备

1.实践应用能力强:通过经济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企业参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药剂专业的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他们在进入职场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2.就业准备充分:经济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趋势和用人需求。这有助于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面试等环节,提高求职成功率。

四、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1.行业需求变化: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掌握经济知识的药剂专业人才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紧缺人才。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2.未来趋势预测:从参考文章中的数据和信息来看,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掌握经济知识的药剂专业人才在未来将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职业地位。

 

五、结论

经济类课程的引入与创新实践,为中职药剂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跨学科融合、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未来,中职药剂专业应继续加强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