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当代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课教法初探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袁方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江苏省 无锡市 214000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在教育行业投入的精力逐渐提升,国内外的发展迅速,这使得我国国内的教育行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伴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人们越发重视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革。现如今我国的学生数量激增,对于高校的需求逐渐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就学需求,中职院校开展了扩招工作,为了给我国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而不断努力。而中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也逐渐成为了人们需求的重要人才种类之一,因此应当利用新时代的中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技术来对学生提供教学工作,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


关键词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财务会计;中职院校

正文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发生了变革,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中职院校作为帮助我国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场合,也在新时代教学理念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人才的摇篮之一,开展了扩招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们的需求了,尤其是在中职阶段的财务会计管理中,更是需要更多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综合水平。本文针对在新时为中职院校中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专业课程教学技术展开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一定的运用这些技术开展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我国现阶段的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尚且存在的问题

(一)如今的财务会计课程中缺乏创新性

在中职阶段开展会计课程教学,通常是以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技能课为主,由于传承时间较久,这些课程的教学模式通常都较为统一,缺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缺乏创新性,影响了与学生需求的关联紧密程度。

(二)许多财务会计课程的教材内容与现行财税制度存在差异

由于会计这一专业在中职院校中存在时间较为久远,其使用的教材的版本也相对较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工作技术也在迅速革新,传统的会计课程教材内容较为落后,影响了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水平。

二、在我国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分层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一)对中职财务会计的专业教材进行分层并开展教学

中职院校的工作开展本就是为了我国在时代的发展中能够取得先进的地位,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新时代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财务会计型优秀人才。针对这一点,首先就应当将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相结合。随着我国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出现在教育行业中,各种教学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教育教材的选择中,更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新时代教材,并且对其进行分层,让其中的知识点能够按照难易程度来归纳总结,能够帮助中职院校的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的会计工作向切合,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真实的会计市场的需求,鼓励其更加投入的进入到会计的学习中。

(二)将学生按照水平不同进行合理分层,分别教学

若是想要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原则融入到中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工作中,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对整个财务会计的教学课程进行综合的评定与判断,根据现实学生们的综合需求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包括其学习的能力与水平都做好详细的认知,进行根本程度上的考核,根据学生们的综合水平来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且让学生们能够对自身的水平有更深刻的认知,为后续的财务会计学习提供良好稳定的条件。通常而言,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会将学生分为A到E,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来判断其具体的层次,A是最具潜力,并且具备良好基础,并且在中职院校中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这类学生往往是最受到重视的群体,而E级则是缺乏上进心,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身的基础知识较差,对学习的兴趣较低。这类学生需要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尽力让其对学习重燃兴趣,通过鼓励学生来为其建立起自信心。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应当灵活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以更科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中职阶段会计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实现分层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对会计课程的内容进行分层教学

为了保证在开展分层会计教学的时候能够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与理念,就需要对会计课程的内容进行分层,利用科学的放肆来进行课程分层,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到自身想要达成的目标,能够有合理努力方向,并且还能够认清自己所处的水平,让学生能够对自身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认知。在进行学习任务的布置时,教师也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区别来进行任务布置,帮助学生们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还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寻找自身的学习目标,让其能够有目的的努力。

在进行会计课程的分层教学的时候,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的模式来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具针对性,有目的的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会计知识的培养,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们而言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其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对会计专业的相关技能有一个详细的流程了解,教师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开展分层教学的时候,在面对水平较差的学生时应当适当地放低要求,正视学生们的根本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进行信息知识的灌输,再一遍一遍的讲解中帮助学生们查漏补缺,对基础知识产生良好的认知。而对于中上游的学生们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当加快节奏,采用精讲精练的方式,给学生们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能够在例题的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帮助这些学生对会计的认知水平更高,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整体的会计学习水平。除此之外,针对顶尖层次的学生们而言,单纯依靠学校中的课堂知识可能还不足以满足其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教师应当以更加开拓性的目光来为学生们进行会计知识的讲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在进行教材中知识学习的同时拓宽视野,让学生们能够成为新时代的会计人才。

(四)对会计课程进行实践方面的分层教学

会计这门课程的内容较为复杂,之所以在中职阶段的会计型人才较少,主要就是因为在中职院校的课堂中无法给学生们提供模拟训练的环境,导致学生们在正式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无处下手。因此,才应当在中职阶段为学生们开展会计实践训练模拟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其中亲身参与到实践学习中。在开展实践模拟学习的时候也同样需要从根本层面上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会计实践课程的学习中,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提升自身对会计课程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们更加活跃地参与到模拟训练中,提升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与时间惭怍能力。

在进行会计模拟实践教学的时候也同样应当进行好分层教学的基本应用,以以全体参与到实践学习中的学生为基本范本,根据学生自身的水平层次的区别进行不同的实践成果要求,让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身水平之内的实践目标即可,对于层次较低的而学生们,就应当让其进行较为基础的练习,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这些物品的应用,并且确保其能够在正式应用的场合对其进行应用,而针对层次中上游的学生们而言,就应当在模拟实训教学中适当添加一些拓展延伸的思考性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在会计基础训练的层次上进一步了解这一基础的变式题和简单综合题,让学生们能够综合性的了解到会计的基本运用策略。而对于拔尖的学生们而言,则是需要以思考性的高难题目作为目标,鼓励其积极思考,最大程度拓展自身的思维范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帮助人们在新时代获得良好发展的必然理念,中职院校本就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场地,因此才更需要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学生们的培养工作,并且不断遵循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将教材中的知识与教学模式吃透,并且转换成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方式,以这一思想开展工作,并且还应当使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财务会计的课程,改善我国现阶段中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且激发出学生们对财务会计这一专业的兴趣,让其能够积极地投入精力到工作中,将这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都进行切分,并合理分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而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侯爱星.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中职班主任工作思考[J].才智,2020(29):104-105.

[2]吴琦琼.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分层教学[C]//.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辑).,2020:290-291.DOI:10.26914/c.cnkihy.2020.020337.

[3]张自豪.浅谈因材施教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10.DOI:10.16728/j.cnki.kxdz.2019.10.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