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微课"辅助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杨羽

习水县第八中学 贵州 遵义 564600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教育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时代的潮流让“互联网+”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度融合,由此“微课堂”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事物,成为移动学习和在线交流的主流平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微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冲突与融合,并且不断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革,重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各科初中教师探索的脚步。


关键词

微课模式;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知识点构成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而且物理也是需要进行实验一门学科,很多学校由于设备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很多物理实验无法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呈现,而且有的实验需要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导致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大部分来自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动手实验的情况比较少。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愿意采取“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虽然微课的上课形式,学生还不能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但是互联网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互联网+微课”辅助初中物理教学也成为了时代潮流,那么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和手段,帮助初中物理教师更好的授课呢?本文将通过以下几点,分别是运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运用微课视频,重构课堂互动方式;运用微课视频,进行物理实验;运用微课视频,突破物理认知。

一、运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学会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技能,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身学习的能力。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也有利于形成自己一个听课方式,对于会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略过,对于不会的重难点,进行专心致志地听讲。一节初中物理课45分钟,学生在45分之中,不能时刻的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那么在教师讲到自己会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松自己,当讲到难点或重点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集中精力。微课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做好课前预习[1]

那么如何通过微课视频做好课前预习呢?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要确定一个预习的时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是好还是坏就在于学生如何利用,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来说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确定一个可以使用微课的预习时间以及时间的时长。其次就是资料的收集以及平台的使用,教师本身要对“微课”有一个自己的了解,然后将自己所知道的倾囊相授于学生,而学生在使用微课视频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本知识点以及教师着重强调的重难点进行重点预习。在预习的时候边预习边做好笔记。对于物理学科的预习首先要知道定律的内容以及公式。特别是公式的应用尤为重要,所以在预习的时候要抓住预习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市场上微课的质量进行一个把握,学生课前预习,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点。

二、运用微课视频,重构课堂互动方式

前面提到的应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号互联网这一个工具,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己自学能力的一种方式,而应用微课视频,重构课堂互动方式,就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互相结合起来。传统课堂的互动方式几乎为教师师讲课,学生听课做笔记或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再由学生回答,这样一个比较死板的互动。对于课堂的内容,教学质量都不作评价更谈不上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在“互联网+微课”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视频重构课堂互动方式。重构课堂互动方式就是需要教师在上课之时,除了拿着课本上的知识点讲课之外,也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上课。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新一下,比如,随机点名或者是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提起对物理课堂的兴趣,重构课堂互动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一些网络上制作好的互相评价的工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像传统方式一样,只是讲授内容却不对内容的质量进行一个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一个评价对学生进行一个正面的反馈,比如课堂听课质量,掌握知识的幅度有多少等等。运用微课视频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双向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利于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则有助于教师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最终形成一个教师喜欢上课学生喜欢听课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的新的课堂方式。

三、运用微课视频,进行物理实验

物理课堂不同于语文课堂那样,教师讲了有关本篇课文的字词、重难点、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同类文章来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知识,也不同于像数学一样,掌握一个公式,然后对这个公式反复运用举一反三,就可以对这个公式烂熟于心,了如指掌。物理课堂,它是一个需要实验的课,只有在实验中,学生才可以知道公式的由来,也才可以把公式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在当下,由于实验道具的不足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虽然配有实验室却不能进行实验,况且有的实验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验的时长也相对较长,结果不是一两分钟就可以得到的,如果进行本次实验就有可能大大的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某些实验材料购买可能比较困难,实验道具也比较笨重,如果教师对这样的实验进行实验,就会影响课堂进度,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实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可能会失败,也有可能一次成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很多学校,绝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不会进行物理实验[3]。而微视频的崛起就很好地为教师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进行物理实验。当然,这个实验不是由教师本人操作的,而是从微课中把那些实验过程比较完整并且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实验,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虽然不能直接进行试验,但也可以通过视频直观的感受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方法、认识实验道具,运用微课视频进行物理实验,也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师更好地讲解物理知识。

四、运用微课视频,突破物理认知。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运用微课视频,可以突破学生对物理的认知。互联网上关于物理的知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有很多优秀的学者或者教师会把自己的物理研究成果放在网上,也会有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在网上供人们观看,海量的关于物理的各个方面,在网上都是可以查到,只有你不知道的,没有网络上没有的。所以教师在讲完课堂的重点知识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微视频让学生观看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学生不知道的都是对于培养学生爱上物理有很多帮助的物理实验,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下去收集调查关于这个知识点的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物理的魅力,收集完成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可能学生收集的内容,有一些还是教师不知道的,这也有助于教师增加对于物理认知,把握学生的动态。此外还有一个补充的点,教师也可以在讲授物理知识点的时候,对物理的其他方面进行补充,而不仅仅是讲授一个知识点,而是把很多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对整体的物理知识有一个框架的了解,同时突破学生对物理的认知,物理是和其他很多学科知识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

结束语

很多中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学科比较少,而到了初中阶段增加了很多学科感觉到压力比较大,然后又因为物理学科不像其他的学科一样,内容比较多,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就会觉得学习物理比较枯燥,提不起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初中物理教师就要学会利用好这个道具,把“互联网+微课”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之中,运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运用微课视频,重构课堂互动方式;应用微课视频,进行物理实验应用;运用微课视频,突破物理认知;此外也可以通过应用微课视频,重构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微课视频,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联网+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个引导,改变传统的学习教学方式,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艳芳.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物理情景教学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07):237-238.

[2]马朋飞.互联网+时代初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12):209-210.

[3]叶妙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2021,39(06):16-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