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融入技工院校的实践与研究---以无锡宏源技师学院以例
摘要
关键词
国防教育 技工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
为新时代有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宗旨,依据国家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有关法规制度,勤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摸索实践,将国防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走出了一条“国防教育+技能培养”相融合的育人之路。
一、将国防教育融入技工学校教育的意义
将国防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有机植入技能培养教学管理过程,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国防意识和纪律观念,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一是契合了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落实到日常教学、管理的全领域,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变了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单一“分数”为评价标准,强化了德育在整个育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增强“思想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的高度统一和有机融合。
二是拓展了人人可以成才途径。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文化课、专业课、军事理论和体能训练课、技能操作课,帮助学生搭建多个成才舞台,使广大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成长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开拓了“人人都是有用之才、人人皆可成才”成长道路。
三是找到了解决普遍性问题钥匙。技工院校学生特点鲜明,普遍存在自信心不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行为散慢难管理等特点。要把“德、智、体、美、劳”的要求转化为符合学校操行规范的言行举止,必须通过严格管理制度约束养成自觉习惯。植入国防教育,以“严”字当头抓养成,在生活、学习、锻炼、作息习惯等方面实行军事化教育,促成学生逐步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健的体格体魄,实现学生成人、成长和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
四是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操。让国家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深深扎根。强化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推行国防教育能有效地国防知识与军事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国防后备力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爱党爱国、重视国防、支持强军的高尚情操。
二、将国防教育融入技工学校教育的主要做法
把国防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与党和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法规制度有机融合,探索创新符合职业教育办学实际,形成独具鲜明特点体系与制度规范。
一是办学形式“军校化”。学习借鉴军校体制中高效运转、执行力强的模式,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党建引领、思想育人,牢牢把握育人的正确政治方向,依据教育法规、政策制度办学治校,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推行军校式仪式感,培养学生向军人学习情怀。
二是管理方式“连队化”。借鉴“连队化”管理做法,设立学员队,配队长、指导员,两者分工不分家,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通过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内务设置规范和日常行为养成规范等,加大管理育人力度。有效地解决学生仪容仪表、举止言行、内务设置、一日生活制度、手机使用规范制度。
三是教学内容 “特色化”。依据技工院校教学大纲和国家对军事训练的要求,改革课程设置,合理区分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比例。把军事理论课、军事技能课、体能训练课较好地安排到课程体系中。
四是文化建设“一体化”。把技能文化、国防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着眼“立德树人”,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工匠文化”氛围,同时,把“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军事文化”元素有效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人。
五是教育手段“灵活化”。注重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手段进行管理教育,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参与性。如内务卫生检查,把宿舍内务整理进行录像,组织学生观看。还借助微信、QQ等平台,发布具有教育意义的音像、视频,深受学生喜欢。
六是育才平台“多样化”。搭设“人人成长成才平台”,成立各种组织和兴趣小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一个同学身在组织内,参与活动中,找到归属感,激发兴趣感,树立自信心,增强成就感,培养荣誉感,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能力。
三、将国防教育融入技工学校教育的初步成效
学院有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牢固树立“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五位一体的育人观 ,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认识、培养行为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荣誉观念”等,通过做大量 “耐心、细致、感化、纾困”的工作,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思想认知从“消极被动”型转到“积极主动”型。思想认知水平决定了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入学之初,绝大部分家长存在“试试看、找人管、有期望”等不同想法,大部分学生也存在“无所谓、听安排、混日子”的消极认知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国防教育实践,绝大部分学生思想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许多家长反映说:孩子像变了一个人,能够和老师积极交流内心想法,乐于和父母沟通畅谈学习规划等。
二是行为方式由“不受约束”型转到“自觉服从”型。技工院校学生性格嚣张任性,我行我素,少数学生缺少管教,处在放任自流状态。学校从细微入手,抓点滴养成,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礼节礼貌、吃饭睡觉、集合站队、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等具体环节抓起,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学习态度由“弃厌恐学”型转到“想愿能学”型。绝大多数同学入学时学习基础弱、成绩差、跟不上,对学习没有兴趣,存在自暴自弃、听之任之,存在混混日子的心态。通过融入国防教育模式实践,在严格“要求、管理、教育、训练”下,逐渐从“学困”状态中走出来,恢复了学习信心。
四是集体观念由“事不关已”型转到“主动服务”型。入学之初,绝大多数同学对于班集体的事,不理不问,甚至认为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都老师和班干部的事,通过国防教育集体意识的培养,团队意识明显增强,能够主动承担集体任务。
四、将国防教育融入技工学校日常教育的思考
国防教育已成为技工学校学生管理重要抓手,将国防教育融入技工学校日常教育中,要紧跟党的教育方针,要紧握国家安全和时代发展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在技工学校的育人功能,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跟踪研究,不断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功能作用,建议采取设立课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校正认识和做法偏差,时刻完善国防教育方法体系,紧跟形势任务的发展、政策制度的调整和生源情况的变化调适执行方法。
加强经验总结,不断积累成果。在技工学校融入国防教育,边干边积累边总结,注重实施效果的追踪反馈,及时调整。要善于创造国防教育在不同年级学生教育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跟踪掌握受国防教育毕业学生入伍军营或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表现与反映,为国防教育在技工学校教育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和效果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高素养退役军人是国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学校与军队优秀传统、优良作风相对接的纽带与桥梁。要加强岗前和岗位培训,使教官成为国防教育融入技工学校推进者。
参考文献:
[1].李江,江南,李羊城.学生国防教育实践创新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9):1-3.
[2].陈婧玥,纵海宝,何燚.新舆情视域下高校国防教 育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 刊),2019(9):17-19.
[3].任彤彤,杜涛.新时代学生国防教育内生动力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21,23(4):91-94.
[4].唐俊,郭艳英,左玲.退役军人参与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作用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3 (2):56-60.
[5].胡建海.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对策研究 [J].大陆桥视野,2021(4):95-97.
[6].徐永生。本科生国防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启示[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10):88-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