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策略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赵雅琴

​(山西省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山西太原 030021)

摘要

针对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方法,探讨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进行分析,指出双创教育和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渗透的迫切性。对此,根据双创教育的理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式,以此来推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改革,打造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教育实际的新型教学理念。


关键词

“双创”;中职;机械基础教学

正文


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评估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能力劳动人员的历史使命。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部分,对于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发挥重要作用。但以往的教学方式大多偏重于知识的单向传授和技能的机械训练,忽略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对此,将“双创”教育理念融入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是对时代变迁的回应,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双创”教育的特点

创业是中职人才实现未来职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更是彰显个人能力、达成自我价值升华的重要平台。创业教育中包含的内容广泛、深刻,汲取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精髓,更蕴含深远的谋略、精湛的技巧、多样的模式、及实用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创业课程和经济建设的融合,那些市场中迫切需求的新知识、技术、创新工艺、方法,都应该编织进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市场动态,为他们的创业征途奠定基础。

二、“双创”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中职学生大多在学习表现和行为习惯方面可能稍显逊色,这让他们在社会中被视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尽管如此,他们内心依旧燃烧着改变命运的渴望,梦想着改变自己的未来。中职学校通过实施“双创”教育,向学生传播创新创业的理念,帮助他们重新梳理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双创技能。当学生深感兴趣于双创时,他们会积极投身于这一领域中。毕业以后,这些学生将有机会借助创业增加自身收入,同时也为各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更好为社会服务

中职学校的“双创”教育覆盖全体学生,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通过教育引导,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创新创业,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服务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对此,中职学校推进“双创”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他们个人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就业品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

三、“双创”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并非只是简单地增添创业知识,而是要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充分结合。对此,教师要遵循几个步骤,首先,探索教材中的创新创业元素,挖掘和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其次,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兴趣,设计“双创”教育的教学工具和渗透策略,确保“双创”目标和专业课程目标相符。最后,教师还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在过去,中职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进入职场以后,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职业发展受限。为打破该局面,教师要将“双创”教育融入到机械教学课堂中。

例如,在讲解“机械设计原理”时,融入新设计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到创新在机械设计中的价值,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自我设计。同时结合机械行业的发展动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业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而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和“双创”相关的内容。例如,在探讨“机械创新设计和实践”时,教师展示一些成功的机械创新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创新设计的流程和技巧,让他们探索如何在机械设计中融入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操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项目,围绕某一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进行实践,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和挑战。

(二)重视教材分析来拓展教学视野

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进步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备课工作。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体系,并探索每一知识点在教材网络中的定位及其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双创”教育融入课堂的背景下。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表面的教材陈述方面,没有对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将很难触及知识的核心和精髓,更无法凸显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解读教材过程中,教师要将基础知识和“双创”思维融合在一起。

例如,对于工程材料课程,教师在阐述铁碳合金与钢的强度、硬度、力学性能的关系时,可以进一步延伸新型材料的研发、绿色制造等“双创”的相关话题,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教材分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对教师来说,具有强大的教材分析能力并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当他们能在明确的教学结构中灵活运用时,则能更自然地将“双创”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开阔学生和自身的视野,并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转变学生的需求

中职学校中学生厌学的问题逐渐凸显,其表现形式繁多,有的学生对学习敷衍了事,缺乏上进心;有的在课堂中分心走神,沉迷于手机和网络世界;还有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漠然,课后热衷于网络游戏和闲聊,对学习阅读和正常课业毫不在意,甚至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往往表现出理解困难和抗拒学习的态度,而在实践操作中,他们也常显得心不在焉,甚至在车间实训时也只是消磨时间,这些行为都对中职学校的进步和学生素质的提升造成一定阻碍。

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需求的变化和当前中职教育的滞后之间存在明显矛盾,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网络也成为他们轻松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能提前掌握教师即将讲解的内容。这种现象会导致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感到厌倦,尤其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及时创新,同时如果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情感需求、生活习惯、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教学工作将会更加艰难,由于这些学生在心理和情感层面都没有做好接受教育的充分准备。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职教育急需审视并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以外,还应该注重融入爱的教育、培育良好习惯、提升专业素养、维护心理健康,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顺利融入职场乃至开创自己的事业,从而满足他们的长远发展个人需求。

(四)建立创业模拟教学

尽管中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由于文化素养的局限,他们仍没有深入理解教学的思想,对整体认识也浮于表面,这些学生往往无法了解机械教学的意义,更难领会教学和未来职业、创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填补这一不足,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应该渗透“双创”教育理念,即创业与创新教育,通过创业模拟的教学方式,实现机械基础教学和创业实践的结合。

例如,创业模拟项目为例,教师设计一个机械制造相关的创业情景,如“智能机械制造公司”的创立和发展,在该模拟环境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优化创业决策和提升管理效能,可借助模型预测机械零件的生产成本,定出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同时他们还应该分析市场需求,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另外,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探索机械原理和设计,如,机械零件的运动轨迹,或计算机构的运动角度。而这种创业模拟的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教学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要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双创”能力,这不仅关乎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学习成长,更是决定他们未来能否成为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要素,如果中职学校对该趋势视而不见,不积极投身于“双创”教育,那么毕业生在踏入社会时会面临很难适应的困境,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对此,学校必须主动作为,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理解和实践“双创”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双创”元素融入到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在传授机械原理和设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机械创新设计的项目中,以此来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另外,中职学校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双创”教育的战略布局,确保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如此,学校还应该积极拓展“双创”教育的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和优质服务,例如,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基金,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搭建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

参考文献:

[1] 蒋春花.“双创”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策略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2):203-205.

[2] 陈智英.思政教育融入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2(20):0015-0016,21.

[3] 方芳.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1):175-177.

[4] 赛拉木古丽·阿勒哈孜.中职教育中动力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4(3):0033-00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