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激励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学生乐学会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就必须更新教学方式,强化激励措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激励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字生自主求知、自我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
一、情境激励,我的课堂我作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可以发展自己能力的环境,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在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我先播放了《三个和尚》这首学生都很熟悉的歌曲,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三个和尚都有水吃?”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三个和尚排值日表,每人负责一天。”有的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两人一组,轮流抬水,有的说:“只有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奉献精神,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没水吃的问题。”还有一位同学总结说:“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个人是集体的一员,个人离不开集体”,这就是一种创新。学生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认识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人人为生,个个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除激励人们虚心向他人学习之外,还说明人人有为师的潜能。如果给学生创设发挥这种潜能的环境,使他们由一贯当学生的角色转为当“老师”,以此使他们乐于竞争、善于学习。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轮值老师”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堂堂正正地站在讲台上,当一回老师。我要求学生要竞争当“老师”必须要认真备课、丰富知识、还要讲解清楚。这一下,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全都被调动出来了。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有的的学生主动去看课外资料,有的向老师讨方法,还有些同学在自己的仪表方面也注意了很多,不再随“便”。杜威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让学生竞争当“老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主人”思想和学习热情 。
二、目标激励、合作探究共赢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激励作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
1、预习质疑,明确目标。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并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检查预习”这一环节,指导学生预习。除常规要求外,教师更要注重激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所以我在课堂上的前几分钟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谁就会受到老师的夸奖。例如在学习“网络时代我们怎么玩”这一内容时,有学生预习后提出疑问:现在网络对青少年危害很大,国家为什么还允许网站的存在?有的说,青少年不该上网。老师对学生的疑问,不能全盘否定,应该给予正确引导。
2、学生质疑,实现目标。在教学双边活动中,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敢于打破知识权威。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敢于打破知识权威。鼓励学生可随时举手或直接起立发言,对老师和教材提出质疑,或者为探讨某个问题,可以展开辩论,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例如,在学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一课时,老师提到“仁爱礁对峙事件”,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中国针对菲律宾的挑畔行为,一再保持克制是不是软弱,对于这样热点的问题,笔者并未回避,也没用老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这样做的原因,有个学生说,中国不用武力也可以制止菲国的挑畔,因为菲律宾的农产品和游客依赖中国,中国可打经济牌。笔者夸奖这位学生说:你懂得真多,你是我国未来的一位外交家。然后,同学们提出了“威慑”“对峙”“外交”等多种方案修理菲律宾,学生的兴趣也由此被激发了出来。
三、奖惩激励,你敢我追争一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肯定或否定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动力,提高学习热情。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时,应及时给予最真诚的激励:“你的表现很出色,你是最棒的!”“你知道吗?你的进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多大的骄傲!”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会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在享受成功和喜悦的同时产生更加积极向上的愿望。
孙云晓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和奖励一样,也是教育者教育行为中的一种手段。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当学生表现怠慢,松散或退步时,则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帮助。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教育艺术,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成长。
房涛,鹿邑县老君台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周口市优秀校长、周口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周口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所管理的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名片学校、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标杆学校、河南省义务装备标准化学校、河南省劳动教育示范校、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鹿邑县老君台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名为真源学社,嘉庆二十二年,更名为鸣鹿书院,民国二十五年,改名为“县办城厢小学”。1938年农历5月初4日本侵略者占领鹿邑后,城厢小学被迫转移至乡下。1946年9月5日,在乡下流亡的城厢小学迁回县城,在老君台前真源学舍原址复校,改名为鹿邑县初级中学。老君台中学历经清代、民国、日伪、新中国成立的各个时期。不仅是鹿邑县最古老的学校,还是鹿邑县所有学校的母体,孕育了鹿邑县第一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西城中学等多所学校。是鹿邑教育的摇篮,她长期保持着鹿邑县“最高学府”地位达285年之久。2022年4月,新领导班子创新管理模式,秉着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的初心,提出了分部管理方案。目前老君台中学分为A部、B部和小学部。经过管理改革,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可喜局面已逐步形成。近年来,老君台中学先后被授予“国家教育部第五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河南省第14届教育名片学校”“河南省教研科学先进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实验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乘风破浪传百载,扬帆启航续华章。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老君台中学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已扬帆起航,破浪前行,驶向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