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张生韬

甘肃省天水市 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41099

摘要

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在当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面对复杂的城市环境和超高层建筑时,其重要性更为凸显。超标准高度意味着更大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因此,对这种特殊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

正文


1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的重要性

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建设需求,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高空作业的难题,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同时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中提供更大的操作灵活性。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超标准高度下的吊篮搭设需要克服风力、重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设备稳定性、人员安全等问题。因此,研究和优化这种施工技术,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的创新,不仅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也对施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可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为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这包括对吊篮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的精确计算,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任何设计和操作都应以避免高空坠落、设备损坏等事故为目标。

2.2可行性原则

施工技术的选择必须基于实际工程条件,如施工现场的空间限制、结构特点、设备条件等,确保吊篮的搭设和使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2.3灵活性原则

考虑到高层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支腿吊篮的搭设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阶段和工况变化。

2.4规范性原则

所有搭设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3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要点

3.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为进一步保证在施工成本及安全的基础上节约成本保证  安全,采用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项目决定引进新工艺,由于屋面花架梁与外立面平齐,并且花架梁高度为5米,吊篮无法正常搭设,故吊篮悬挂机构需安装在花架梁栏板高度上(标高:98.89m)。屋面吊篮前支架悬挑1.7米,前后支点距离为4.4米,将吊篮前支点搭设 在花架梁栏板上,用几型埋板和2个M12螺栓锚固固定;后支  架加高至5.0米并搭设至后方屋面上,用钢管并U型环与后支 腿固定作十字防护,将两个悬挂机构以此种方式连成一个整体。

3.2与国内外或同行业技术比较

传统吊篮架设施工外墙后支腿最高可伸长至1 .6m高,也就意味着前支腿最高只能架立在屋面楼层以上1 .7m高位置处。而屋面构架1 .7m标高以上外墙装饰装修工程无法使用吊篮进行安装施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明 显增多,特别是设计部门及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更加追求建筑外观美感,在屋面层以上构架出现各种造型设计以增加整 体层次感,构架设计高度基本均在5m左右。用传统的吊篮制作安装施工方法难以实施。采用普通钢管架搭设超高吊篮存在以下缺点:1)外架搭设和拆除人工费用高;2)产生一定的钢管材料租赁费,增加施工成本;3)搭设脚手架和拆除需要一定的时间,工期会延长;4)脚手架形成一个整体,材料传送和安装困难;5)属于高空作业,危险性高。

3.3施工技术要点

3.3.1吊篮结构设计

选择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是提升吊篮安全性的基础。这些材料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重物和风力的冲击,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韧性,能够在反复的载荷作用下保持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因材料疲劳导致的突然断裂。例如,高强度钢材就是一种常见的选择,其强度高、韧性好,且耐腐蚀,能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科学的结构设计是提高吊篮性能的关键。这包括合理设计吊篮的形状和尺寸,以减小风阻,增强抗风性能;优化内部的支撑结构,分散载荷,防止局部过载;以及设置有效的缓冲和减震装置,以减少因冲击或晃动造成的风险。此外,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到吊篮的安装、拆卸和运输的便利性,以提高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灵活性。

3.3.2搭设工艺优化

在搭设工艺上,需要对吊篮的安装步骤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应精确测量和定位,确保前、后支腿在花架梁栏板上的固定位置准确无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平衡。其次,采用预埋件和高强度螺栓连接,增强支腿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强度,防止因长期受力导致的松动或破坏。同时,后支腿的加高部分应采用可调节结构,以适应可能的微小地形变化。在吊篮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处,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非施工人员靠近,增加安全防护。

3.3.3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应设置多重安全防护装置,如防坠落装置、限位装置和安全锁,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防止吊篮意外坠落。同时,吊篮应配备完善的电气保护系统,如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等,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此外,所有吊篮操作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3.4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对吊篮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无人机巡检、远程监控等,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进度和工况变化,适时调整吊篮的搭设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4项目技术创新点

(1)加高架体与钢管连接处采用了定制U型环进行了固定,增加了架体的整体稳定性。(2)吊篮前支架处,采用几形钢板、钢管进行了加固,限制了前支架的位移,增加了安全系数。(3)吊篮后支腿中间采用双钢筋的加固形式。

 

4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应用注意事项

4.1高空作业专项方案

在建筑和维修行业中,高空作业是无法避免的,尤其当涉及到超过常规高度的吊篮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制定一套全面、详尽的高空作业方案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方案不仅需要涵盖吊篮的设计、安装、使用和拆卸的每一个环节,还需要深入分析和评估各种潜在风险,以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吊篮的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极端条件。例如,根据国际建筑规范,当工作高度超过20米时,必须考虑风荷载的影响。高空中的风速往往远高于地面,过大的风力可能会导致吊篮摇摆、甚至翻覆。因此,设计师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数据,确保吊篮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抵御预期的风荷载。

安装和使用阶段的安全措施同样不容忽视。在高空作业中,视线受限可能导致操作失误,增加事故风险。因此,作业方案应包括如何在有限的视线条件下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以及如何利用望远镜、无人机等工具进行辅助观察。同时,应提供专门的培训,使作业人员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吊篮设备,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安全地撤离。

长时间在高空作业,可能会引发作业人员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影响其判断力和操作稳定性。因此,方案应包含心理辅导和支持机制,帮助作业人员建立信心,应对高空作业带来的心理压力。

4.2加强型防坠落系统

首先,更高等级的钢丝绳是防坠落系统的基础。这些钢丝绳需要具备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抵抗极端天气条件和日常磨损。例如,可以采用特殊合金制造的钢丝绳,其抗拉强度和耐疲劳性能远超常规产品,从而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其次,增设额外的安全锁点也是必要的。这些锁点可以在吊篮发生倾斜或突然移动时,提供额外的固定点,防止其完全坠落。这些锁点应均匀分布在吊篮周围,以确保在各个方向上的稳定性。

此外,智能防坠装置的安装是现代防坠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装置通常包括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吊篮的运动状态,如速度、加速度、角度变化等。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如过快的速度、异常的倾斜角度等,会立即启动制动机制,将吊篮迅速稳定下来,极大地降低了坠落风险。

4.3无线远程监控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将无人机或安装在高塔上的摄像头捕获的图像实时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无人机可以在空中自由移动,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视角,而高空摄像头则可以固定在某一位置,对特定区域进行持续监控。通过这种方式,地面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吊篮的位置、姿态,以及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安全隐患或作业异常。

例如,如果吊篮在高空中出现偏移,或者作业人员出现突发状况,监控系统会立即向控制中心发出警告。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迅速做出决策,如远程控制吊篮的调整,或者立即派遣救援队伍。采用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后,高空作业的安全事故率可以显著降低,同时也能提高作业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

此外,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不断升级和优化监控设备,如引入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或者结合大数据分析,对长期的作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和作业优化。

4.4高效升降与定位技术

高性能的电动马达是提升升降设备效率的关键。这些电动马达采用了最新的电力驱动技术,能够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同时保持高效能和低能耗。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作业平台提升到所需的高度,大大缩短了高空作业的准备时间,从而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液压系统在确保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液压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压力和流量,可以实现平稳、无冲击的升降,避免了因设备晃动而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此外,液压系统还具有良好的负载适应性,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高空作业环境。

集成GPS定位和激光测距技术则为高空作业的精确定位提供了可能。GPS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设备的精确位置,确保其在广阔的作业区域内准确无误地移动。而激光测距技术则可以在作业前快速测量目标位置的距离,帮助操作员精确调整设备,避免了因定位不准确导致的返工和时间浪费。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高空作业的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的引入也需要相应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和系统。

4.5应急救援预案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超高的吊篮已经成为高空作业的常见设备,它们在建筑、维修和清洁等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对于这些高空作业平台,必须采取更为严谨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应急救援预案不仅包括设计和安装快速撤离系统,如紧急下降装置或逃生滑梯,以便在火灾、结构损坏等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同时,预案还应涵盖临时支撑结构的设置,以防止吊篮在意外情况下发生坠落。这些结构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和测试,以确保其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面团队应接受专门的训练,了解高空作业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以便在接收到紧急信号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这可能涉及到与高空工作人员的实时通信、使用专门的救援设备,甚至可能需要与其他应急服务部门的协调。

所有在高空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定期的救援训练。这不仅包括如何使用撤离系统和临时支撑结构,还包括在等待救援期间的自我保护技巧,如如何保持体温、避免过度恐慌等。通过模拟训练,工作人员可以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高生存和自我保护的几率。

任何设备的故障、人员的疏忽或预案的不完善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企业应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培训、预案更新等多个方面,以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结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通过对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更重视施工过程中技术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解决了传统吊篮局限性的薄弱环节;本项目采用的 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施工技术,提高了吊篮施工及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快了施工速度。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融入到超标准高度支腿吊篮搭设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伟东,吕玉圣,程占玉等.超高异型吊篮安装施工技术[J].绿色建筑,2021(1):59-60.

[2] 徐名尉王梓年李滔等.裙房大花架骑梁式吊篮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20231):56-58.

[3] 曹伟东,吕玉圣,程占玉,等.超高异型吊篮安装施工技术[J].绿色建筑.2021,(1).59-60.

[4] 顾少龙.吊篮在外墙施工中的安全质量保障解析[J].四川水泥.2021,(2).174.

[5] 冯国臣.骑墙式吊篮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建设.2023,45(10).

[6] 宋磊彭冉黎引等.高处作业吊篮非标搭设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20235):231-2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