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剪力墙施工技术
摘要
关键词
清水混凝土;建筑工程;剪力墙施工
正文
为达成建筑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从根本上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问题的影响。在此种发展背景下,产生了多种新型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对于施工技术和材料的合理选择可以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环保作用,对于促进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清水混凝土的材料特点
与常规的混凝土材料相比,清水混凝土在施工工艺和养护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并且呈现出了良好的外观效果。这主要是由于清水混凝土的材料均匀性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施工之后的结构表面较为美观,很少需要再次修饰。此外,还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和环保优势,即在施工后无需采用涂料和饰面砖进行装饰,可有效节省施工成本,也可降低化学用品的使用量,控制施工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清水混凝结构投入使用后,很少出现结构开裂和渗漏等问题,但对于施工工艺要求也相对较高。
二、建筑剪力墙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钢筋工程→摸板工程→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
2、施工要点
考虑到部分施工结构为一次成型结构,在施工时需要做好混凝土结构尺寸的控制工作方能保障结构规格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测量控制手段,对混凝土施工的结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确立好标高和轴线,对于这两部分的设置需要满足准确、牢固和隐蔽等要求;其次,根据基准点放样测量,确定平面结构的尺寸,尤其是在进行各个楼层的楼板施工时,应控制好其水平度和结构尺寸,不得出现较大的偏差,以免影响各个楼层空间的高程;最后,结构施工之后,不得存在露筋现象,应在确定好各个构件的位置后,再进行浇筑作业,尤其是在进行基础结构施工时,更应关注施工测量的重要性,为建筑施工打下更好的基础。
3、钢筋绑扎施工
(1)墙体结构部位的钢筋绑扎。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钢筋绑扎属于重要的施工环节,绑扎施工的要点为结合混凝土浇筑结构的尺寸需求,对钢筋构架的尺寸规格和形状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应避免出现错位和移位的现象。为控制钢筋错位问题的发生,需在绑扎前,先制备“梯子筋”,用于控制钢筋平面移位的问题;针对剪力墙结构进行钢筋网绑扎施工时,需要确保对每个相交点的固定,绑扎之后余出的铁丝应形成8字形,多余的铁丝弯向内侧,确保钢丝网外侧的平直性。
(2)梁柱结构部位的钢筋绑扎。梁柱部位进行钢筋绑扎施工时,对钢筋结构的垂直度以及平直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施工中可以发现,钢筋绑扎时,因钢筋的长度过大,很可能出现扭曲的问题,这无疑会对钢筋材料的抗拉性能造成影响。为避免此类问题,可在钢筋绑扎时,适当增加横向的箍筋,同时控制好箍筋与主筋的垂直关系。
4、模板施工
(1)材料选用。对于顶板施工部位的材料选择,应有效选用密实性和耐水性能较好的材料,对于龙骨材料的选择需要满足高强度和平直性的要求。剪力墙模板的材料应以全钢模板为主,这与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需求相符。具体施工时,可结合剪力墙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模板定制,钢模板的优势在于强度大,且接缝分布少,很少出现跑模的问题。同时采用钢模板浇筑出的混凝土结构表面较为平滑,无需再次加工处理,省去了一部分施工成本。
(2)模板施工要点。大钢模板加工完成后分片编号,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组装成型后按墙体位置再进行重新编号,以方便施工;门窗洞口定型模板的安装: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安装门窗洞口模板,根椐墙体洞口两边已放好的洞口位置线和洞口两边的定位钢筋,先将洞口模板简单组装,然后在洞口内横向和竖向加钢管和调节大头丝将洞口模板加固支撑至设计位置。
(3)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以往的剪力墙工程中,墙底烂根属于常见现象,这与模板施工的质量存在一定的联系。为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可在模板施工时,对其缝隙部位进行加强处理,主要可以借助木条和密封条填补缝隙后抹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抹平后的墙体结构应与最初的设计要求相符;为保障墙面的平整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当模板表面存在缺陷时,需及时加以修复。浇筑前在模板表面适当涂抹脱模剂,保障墙体结构的表面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尽量使其一次成型;对于墙体的阴角部位应使其保持垂直方正的状态,要求固定角膜的元件需做好加固处理,促使其发挥良好的模板作用;为了确保各个墙体的厚度相同,在墙体施工时所选用的钢筋支撑架构也应具备一致性。
5、混凝土浇筑施工
浇筑施工前,需由专人检查钢筋模板和支撑结构的质量,查看其稳定性是否符合浇筑要求,对于出现移位现象或者结构不稳的现象,需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底部的支撑架应能承载混凝土的浇筑压力,始终维持稳定的状态下;为使新浇注的混凝土结合成整体,避免形成接槎缝,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10cm;要根据浇筑及完成后的气候情况,严格把握好摸板的拆模时间,必须保证拆模后墙体不掉角、不起皮。并在拆模后及时对墙体进行洒水养护,梁板表面应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结语:实践证明,清水混凝土技术不仅能创造经济效益,提高工程质量带来社会效益,而且对推动地方建筑业的质量,加快建筑业应用新技术的步伐也有积极意义,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随着与国际接轨的日益加速,随着绿色建筑日渐受到重视,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雅慧,胡梦婷.建筑剪力墙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5(09):88+91.
[2]谢云柳,黄扬明,刘学.清水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实践与探索[J].建筑施工,2019,41(03):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