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张琦

​(哈尔滨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客运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大量的人事数据给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把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因此,创新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办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强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创新路径,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正文


引言:随着时代发展,为了满足信息化的要求,事业单位应该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采取一些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人事档案处理方式应该符合时代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事业单位应该结合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对自身发展提出创新性改革,从而解决多项不合理问题,综合讨论出一项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进而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时代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目标及要求。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真实有效性

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履历的载体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必须保证内容真实、有效。

(二)内容全面性

人事档案是档案所有者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出于实际需求了解其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成长经历、思想政治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从内容层面讲必须具有全面性。

(三)随人流动性

档案所有者由于工作需要而发生岗位变动、职务变动或单位变动时,人事档案要随人流动,确保始终与档案所有者保持一致。

(四)隐私机密性

人事档案记录着许多重要的个人信息,其中相当一部分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机密,不适合对外公开,更要防止发生信息泄露,因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与保密,在何情况下都不可私自保存与泄露人事档案的内容。

(五)功能服务性

人事档案管理本质上是为档案所有者、档案所有者归属单位及其上级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服务的渠道,具有极强的服务属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提升与个人发展和组织需要等相关工作的推进效率,较大程度节约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信息化时代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高效性要求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更加便捷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间隔极大缩短,对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模式的人事档案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效率需要,亟需实现更准确、更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二)信息化时代的数据海量性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内容更加全面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第一资源。对于人事档案管理而言,既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传统模式下的内容,更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内容管理。信息化时代,无纸化、信息化趋势将渗透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这不仅有利于节约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成本,也将带来人事档案管理的平台换代和载体革新。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必须尽快建立能够支撑和承载内容更全面、调取更快速的人事档案管理平台。

(三)信息化时代的信息渗透性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安全更加可靠信息安全是信息化时代无法回避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信息的易渗透性使得信息安全问题频发,小到用户个人信息,大到国家国防安全,信息安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作为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之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隐私机密性将伴随始终。对人事档案管理而言,必须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安全系数,确保人事档案所有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隐私性和保密性。

三、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创新路径

(一)建立相对完善的数字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可以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管理体系,进而促进本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更好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项比较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借助各项高科技技术,对数字中的一些信息进行定期更新修改。其次,把并不包含个人隐私的信息准确地传送给相关部门,合理科学地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时,还可以依据员工信息种类进行区别,方便后期工作查阅。最后,事业单位的一些管理人员可以依据数据库传达的信息,全方位地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情况,从而很好地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协调一致性。

(二)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职业素养训练

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工作的基本保障。员工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术能力,保障工作质量。事业单位应该聘请一些比较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审查。此外,事业单位还要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依据员工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制作对应训练,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职业素养培训。

(三)创新档案管理的思路

管理具备服务属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只是把一些简单的工作进行整合。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较为机械的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尤其是一些信息共享和运输工作,对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革故鼎新,把工作性质逐渐转向服务层面。在实际情况中,事业单位可以借助于信息化的诸多优点给需求者提供一些较为准确和科学的档案资料。这些经过专门区别的档案,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需求者的信息查询,是一项高强度、高质量、高要求的服务工作。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深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

(四)加强工作主动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档案管理材料大部分是一些纸质材料,但信息化管理中则是形形色色的电子材料。如果事业单位想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满足需求者的各种诉求,就要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在实际工作中,专业人员对于员工信息进行了更新处理之后,应该负责主动上传,当后期有需求时,管理系统可以主动把信息传递出去,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信息传播的时间。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服务渠道,优化各种性能,确保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或者员工时时刻刻都可以对信息进行一个全方面查询,进而大幅度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快捷性。

(五)构建一个高效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管理速度,事业单位可以利用一些网站和新媒体来构建一个比较全面的人事档案管理平台,更好地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可以很好地把多项管理功能相结合,可以对一些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和评价,大幅度降低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合理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最为主要的一点是加强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确度和高效性,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四、结语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网络化的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事业单位不仅要在人事档案建设中把硬件设施提上来,同时也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服务。切实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程是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坤涛.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7).

[2]王筱.信息时代职业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分析[J].考试周刊,2017:195.

[3]陶宗国.信息化时代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方向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6):108-1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