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中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许强 陈雅欢

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831700

摘要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不仅会直接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更会使农民的收益面临致命的打击,阻碍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各地方的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必须协调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与综合防治工作,实现对病虫害的事前控制,避免其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将对农作物病虫害中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现阶段推广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为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正文


引言:病虫害严重威胁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随时有可能让农民的心血付诸一炬。因此,无论是从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角度来说,还是从农业环境的治理角度来说,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都至关重要。近些年来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和综合防治技术受到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对于缓解农民所面临的病虫害压力、促进良性农业发展环境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一、技术推广现状

(一)病虫害种类繁多

病虫害类型不仅受到作物类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的作用,气候、温度和季节等因素都会诱发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各类废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下,病虫害的种类逐渐增加,其繁殖周期更短、生长速度更快,轻则只是抑制农作物的生长进程,重则可能直接导致农作物死亡。病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较多变数,系统化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还有所欠缺。

(二)防治手段落后

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根除病虫害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对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巧妙运用,农民群众可以将病虫害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但是,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农民仍旧采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忽略了病虫的抗药性变异,导致传统的部分化学防治方法成效越来越低,对病虫害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小,无法为农作物的生长建立足够坚固的保护

(三)病虫害防治时期有误

在开展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如果能够抓住病虫害治理的最佳时机,将会使相关工作事半功倍,但是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缺乏恰当的技术指导,所以很难真正找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导致病虫害对其经济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推广应用

(一)高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相关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可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中,结合区域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网络监测点,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监测并分析该区域的病虫害情况。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与统计,基本能够得出农作物病虫害的频率及规模模型,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预测,进而在第一时间安排相应的防治工作,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未雨绸缪。而一旦病虫害真正来袭,技术人员仅需要将相关数据带入到病虫害预测模型中,就可以制定最精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实现对病虫害的全面防治。

(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只有在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前提基础上,才能做到对病虫害的有效预测预报。所以,相关农业部门的人员不仅要对该区域广大农民群众的病虫害预测经验做出总结,还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归纳出病虫害发生的普遍规律。具体来说,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农户调查或实地走访的形式,对该区域农民的病虫害防治经验进行总结,并统计每次病虫害发生环境以及损失情况等相关数据,实现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全面分析。除此以外,相关技术人员还应该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条件进行分别统计,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比较常规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式,其主要作用载体为温度和灯光等物理工具,借助物理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治理。在采用物理方式方法治理病虫害时,主要是利用了病虫害的自身特性,借助温度和灯光等抑制病虫害的生长发育,进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比如说,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对光比较敏感的病虫害,这种情况下农民就可以安装频振杀虫灯,借助病虫害的趋光性,就可以吸引害虫接触高压电网并触电而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物理防治方法的应用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只能治理部分病虫害。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农民群众比较常用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方式,其具有高效、快捷、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防治对象的生物特性和农作物的综合特性有充分的分析,错误的农药选取仅无法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反而会对农作物和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也是对生态环境比较友好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方式,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在掌握病虫害基本习性和天敌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性激素或引入病虫害的天敌等方式来防治病虫害。在农业种植发展过程中,这项技术的应用要求农业种植人员对各类病虫害的生物习性具有全面的认知。同时还要考虑到病虫害的天敌数量,是否会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效应,否则将无法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甚至会加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

(四)农业防治

所谓农业防治,也就是选择比较优良的作物品种。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力度,并将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作物品种推广给广大农民群众。当然,农业防治涉及到农作物自身特性和抗病虫性的改变,相关农业部门务必要结合区域的农业种植情况对农作物相关特性进行综合性探究,保证抗病虫害作物推广的经济性。除此以外,农业种植人员还可以通过轮作、田园清洁等降低病虫害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作物病虫害将会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报预测和综合防治工作,实现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促进区域农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种子科技,2019,37(16):86+88.

[2]马道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2):100-101.

[3]韦生贵.农作物病虫害中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家参谋,2019(18):8.

[4]陈建忻.农作物病虫害中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技服务,2017,34(08):74-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