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车轮热装工艺浅析
摘要
关键词
热装;车轮;工艺;失效;分析;措施
正文
一、问题来源
由于轮对热装工艺对轮轴装配表面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轮对退卸后轮座伤害极小,已被很多轨道公司业主所关注。作者根据在深圳地铁1号线、沙特麦加、悉尼和北京地铁14号线等项目的生产应用经验,将车轮热装工艺进行总结和完善,对热装过程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建议,并将本文推广于广大轮轴工艺爱好者共同探讨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轨道车辆行业的车轮热装工艺水平。
二、车轮热装工艺过程
1. 清除轮轴装配表面及车轮注油孔内的飞边毛刺和油渍等异物,并用清洗剂清洁轮座、车轮外表面以及车轮注油孔。
2. 根据轮对组装技术要求测量轮轴和进行选配(轮座、轮毂孔、轮径及轮径差),并记录检测结果。
3. 将车轴放置到工装夹具上,检测确认车轴小于水平状态(框式水平仪2格以内)后,将车轴固定牢靠。
4. 按轮对组装技术要求,调整好两配对车轮的静不平衡点相对位置。
5. 依次将车轮放入恒温加热箱中加热220℃—240℃,并恒温180min—210min。
6. 待车轮加热恒温结束后,在轮座表面涂上一层植物油(禁止使用桐油),然后将加热车轮吊出并迅速吊至车轴端部上方。
7. 先调整天车大车,使轮毂孔中心纵向上与车轴中心对中,然后再移动天车小车使轮毂内侧端面超出车轴端部10mm左右,然后迅速下降车轮,在轮毂孔中心接近车轴中心前通过变频控制减慢车轮下降速度,慢慢调整使轮毂孔与车轴水平方向上对中后再迅速将车轮套入轮座。
8. 当车轮完全套入后,再通过检测轮位尺寸和用铜锤敲打轮毂内外侧的方法,将轮对的第1片车轮调整组装到位。
9. 将另一片选配好的配对车轮,按第6-8步要求组装到车轴另一侧的轮座上。
10. 通过检测轮对内侧距(图1所示)及轮位尺寸(图2所示)和用铜锤敲打轮毂内外侧的方法,将车轮调整到位。
11. 待轮对冷却至室温后,重新检测轮内侧距、两侧轮位及轮位差、两轮内侧端面跳动。
图1 轮对内侧距尺寸测量示意图 图2轮对轮位尺寸测量示意图
12. 如检测超差,允许通过向车轮注油孔内高压注油的方式进行调整:跳动超差一般情况下在泄油后可自动回正;内侧距和轮位超差可在泄油状态下使用铜锤敲击调整,检测调整合格后将检测结果填写到组装记录卡上。
13. 检测合格的轮对,在轮对热装或注油调整的48小时后,根据轮对组装技术要求进行机械阻力试验(用百分表检测位移时,百分表针有轻微转动,这是车轴受力产生的弹性变形,加载去除后表针应归零),机械阻力F=4d(d为轮座直径名义尺寸),试验合格的轮对:可用于后续生产,不合格的轮对:车轮拆卸后允许对调或更换其他车轮重新组装。
二、车轮热装工序过程失效原因及分析
1. 轮对组装夹具如果放置不平稳:热装过程中车轴极易发生晃动,极易导致热装车轮发生卡滞;
2. 车轴未夹紧:热装过程中车轮与车轴接触磨擦后,导致车轴与车轮同时向前移动,车轮不能在有效温度下套入车轴轮座上,车轮冷却收缩发生卡滞;
3. 轮轴工操作技术不熟练:装配时间过长车轮不能在有效温度下安装到位,车轮冷却收缩发生卡滞;
4. 天车工与轮轴工间配合不协调:车轮安装不顺畅发生卡滞;
5. 设备加热温度与工艺要求不符:车轮没有被加热到规定的工艺温度,装配间隙过小导致车轮装配发生卡滞;
6. 车轴放置后水平方向倾斜(车轴轴向中心线与水平夹角)过大:此时车轮处于吊挂状态(图3所示),轮毂孔轴向中心线仍保持水平状态,不平行轮轴组装导致装配过程中装配间隙相对变小(图4所示)发生卡滞;
图3 安装时车轴的状态示意图 图4 轮毂孔与车轴间隙示意图
7. 车轴放置水平方向倾斜过大(图5所示):车轮在处于倾斜状态下冷却,由于车轮重心偏移,加之车轮加热后与车轴间存在一定间隙,轮毂孔与轮座间便产生了的三角形间隙(图6所示),在这种状态下轮毂孔冷却收缩是不均的,冷却后车轮会向车轴低的一侧倾斜,从而造成车轮组装后的端面跳动超差(城市轨道车车辆轮对端面跳动0.3mm~0.5mm),且车轴处于倾斜状态时通过注油调整,车轮端面跳动是无法修正(车轴处于水平状态情况下,车轮注油泄油后,跳动接近为零)的。
图5 安装后车轴的状态示意图 图6 阴影部分为轮毂孔不均匀收缩示意图
8. 测量未考虑热涨冷缩因素,导致轮对冷却后轮对内侧距变大超差。
三、轮对热工序过程失效问题解决措施
1. 轮对热装一般情况下需要两人配合作业,轮轴工上岗前必须要充分做好工艺技术培训工作,要使操作者熟知整个操作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再通过1-2列的轮对热装实际操作后,基本上可以达到熟练操作的能力。
2. 车轮热装开工前,首先检查车轮热装工装夹具是否平稳,可通过调整工装地脚螺栓将夹具调整稳固,并确保车轴放置后处于水平状态,用框式水平尺检验控制在2格内。
3. 天车工与轮轴工配合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协调、默契,因而可采用桁架吊车进行作业。
4. 除做好加热恒温设备定保工作外,车轮加热后最好使用点温计辅助检测。
5. 热装过程测量需将加热车轮的膨胀量考虑在内,轮对内侧距尺寸和轮位尺寸检测时,膨胀量的计算公式:
Δd=d-ΔD,
ΔB=B*a*(t2-t1),
ΔL=L-ΔB/2
其中:Δd--轮对热装时实测内侧距离尺寸;
d--轮对内侧距名义尺寸;
ΔB--车轮加热后轮辋轴向的膨胀量;
B-车轮轮辋厚度;
a--钢的热膨胀系数12.7*10-6;
t2 --车轮加热后温度;
t1 --车轮加热前温度;
ΔL--轮对热装时实测的轮位值尺寸;
L--轮对轮位值名义尺寸。
参考文献
[1]刘晓岩.铁道车辆轮轴热装工艺[J].机车车辆工艺.2006(4):29-30+38
[2]TB/T 1718.2-2017, 机车车辆轮对组装[S].北京:中国铁道行业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