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塑料包材的质量分析与检测
摘要
关键词
塑料包材 质量分析 检测
正文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各类食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从而直接带动了食品接触材料的需求,食品塑料包材也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消费者所重视。
一.对食品塑料包材产业的分析
中国是世界包装制造和消费大国,塑料包装在包装产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已超30%,在食品、饮料、日用品及工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塑料包装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消费升级以及消费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在包装产品结构占比中仅次于纸包装排名第二。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食品塑料包材需求持续旺盛,市场竞争秩序逐步改善,然而,在我国的食品塑料包材领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表现如下:
(1) 生产企业规模小而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不高,未能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有些企业的制造技术工艺落后,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2) 部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充分反映产品的主要特性和卫生安全要求,不按标准组织生产,或者对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采用检验方法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影响产品检测结果,企业标准长期使用,未按规定进行复审和备案;
(3) 食品包装材料在流通领域市场管理混乱,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打击不力,阻碍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4) 在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方面,随着环保法规的完善,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内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物降解材料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二、对食品塑料包材产品质量的分析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查了28个省(区、市)1426家生产企业生产的1506批次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共发现不合格产品8批次,不合格项目包括阻隔性能(氧气)5项、耐污染性3项,总体合格率为99.5%。
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对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查了28个省(区、市)1099家生产企业生产的1130批次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包括塑料膜袋、容器和工具,抽检项目有总迁移量、溶剂残留量总量、热封强度、脱色试验、阻隔性能(氧气)、阻隔性能(水蒸气)、三聚氰胺迁移量、甲醛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等9个项目,不合格项目涉及溶剂残留量总量、热封强度、阻隔性能(氧气),共有18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检的总体合格率为98.4%。
央视曾曝光过一条医疗垃圾黑色产业链,在我国多个省份偏远地区的破旧厂房里堆满了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医疗垃圾,其中有残留药水的医用塑料针管,有沾着来历不明的献血的储血袋,甚至有残留病人尿液的尿袋,在这里工人们用机器把这些垃圾粉碎进行简单加工而后变成了再生塑料。因为这种再生料价格便宜、韧性好、性价比高,所以很多厂家都会采购这种再生料来制作产品。这些医疗垃圾最后加工成了平常我们用的蔬菜、水果网袋、脸盆、卫生盆、塑料水杯、奶茶杯以及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由于原料便宜,出售价格也很低廉,全国各地的购买者都会来这里购买,所以货源不断。
三、对食品塑料包材部分检测项目的分析
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是食品接触材料对食品最为直观的检验项目,感官要求不合格,可能使得食品有染色、异臭、不洁物等,使食品受到较为明显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总迁移量
总迁移量是指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迁移到与之接触的食品模拟物中的所有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是按照食品接触材料实际使用情况选择迁移条件,按照预期接触的食品类型、接触时间、接触温度,选择最严苛的迁移条件进行模拟实验。
3.脱色试验
脱色试验是考核食品用塑料包装遇到酒、油性、酸性物质等情况下产品脱色的情况。脱色试验不合格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塑料着色剂溶解在食物中被人摄入,而这些塑料着色剂一般都不是食用色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健康。脱色试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印刷油墨树脂的耐温性能和配方问题,其次收卷张力过紧、干燥不够、混入甲苯溶剂等也能引起脱色试验不合格。
4.溶剂残留总量(苯类溶剂残留)
复合膜袋的溶剂残留总量(苯类溶剂残留)是复合包装膜、袋在生产过程中的印刷工序产生,油墨印刷到薄膜上后,油墨表面的溶剂先蒸发,但是油墨层内部的溶剂必须先扩散、渗透到墨层表面才能进行蒸发干燥,当干燥进入后期时,油墨层表面已经固化,阻碍了溶剂的进一步蒸发,从而形成了溶剂残留。
5.氧气透过量
氧气透过量是指在恒定温度和单位压力差下,在稳定透过时,单位时间内透过塑料薄膜、铝箔、真空镀铝膜等材料单位面积的氧气的体积。以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值表示。塑料薄膜透氧性能是关系到内装食品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氧气的存在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繁殖,会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缩短食品保质期。
6.水蒸气透过量
水蒸气透过量是指在规定的温度、相对湿度,一定的水蒸气压差和一定厚度的条件下,1㎡的试样在24h内透过的水蒸气量。塑料包装材料的透湿性对所包装食品的保存期有重要的影响,透湿性越大,则水蒸气越容易透过包装材料进入,从而影响食品的保鲜作用。
7.其他聚合物含量
回收的废旧塑料都是以混合态存在,加之塑料制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即使是同一种塑料也有多种类似物之分,比如聚乙烯,有低密度聚乙烯、支链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如果将这种塑料直接再生,则再生塑料的力学、电学性能低下,而且不稳定。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实验手段对全新料以及添加不同比例的回收料来生产的食品塑料包装膜进行分析测试。使用回收的再生料生产塑料膜袋工具产品,使用的添加剂、填充剂等也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使重金属残留、蒸发残渣等相应指标超标。由于添加剂、填充剂等主要是重金属类,长期使用有可能会致癌,如果含量较大,则会引起肠胃不适,甚至引发急性中毒。
四、对今后工作的一些思考
为了使食品用塑料工具产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改进技术、保证质量,同时从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予以支持和监督。
第一,企业应加强原材料安全性能的管理,不论是卫生指标还是化学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产品最终质量不合格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原材料的质量。
第二,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文件是工厂指导生产和进行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针对产品设计和技术参数来编制各工序的工艺文件,以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三,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目前,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只有一条生产线,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的生产工艺,设备陈旧和“老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之维修和保养也跟不上,精密度大大降低,势必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强化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力度,为员工提供包括生产工艺控制、产品检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