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下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摘要
关键词
立德树人;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正文
引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将围绕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升技工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以期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引言部分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吸引读者对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注,为正文的深入探讨做好铺垫。
一、当前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当前技工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获得感。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一些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不高。此外,部分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学生难以将思政课知识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影响了思政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目前,许多技工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仍然依赖传统的讲授法,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更新也相对滞后,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尝试。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一些技工院校的思政课评价仍然过于依赖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些技工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技工院校需要从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二、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
在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下,技工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教学内容的更新不仅是对现有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深刻反思与创新。教学内容需要紧密联系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融入课程之中。通过具体案例和历史事实,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块,使学生能够将思政课知识与自身专业发展相联系,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入辩论、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等模块,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建立在对教学效果的持续评估和反馈基础上。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价和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工院校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国家发展、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等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完善。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实践探索
在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下,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从传统的讲授法向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转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育平台、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在线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视频、电子书籍、互动论坛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多媒体教学软件则可以通过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实践教学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教学手段的创新还包括教学环境的优化。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大胆质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学环境的优化也需要教师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需要建立在对教学效果的持续评估和反馈基础上。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价和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以及教学环境的优化,可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需要技工院校的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有效的学习体验。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变为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这要求评价体系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及社会实践表现评价等,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通过这种多元化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方向。
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还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而结果性评价则关注学习成果,如考试成绩、作品质量等。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技工院校需要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榜样。
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注重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在持续的反馈和改进基础上。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价和教师自我反思,发现教学和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还需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全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下,技工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才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未来,技工院校应持续关注学生需求,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华,李强. 职业教育思政课程改革的路径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22, 33(2): 45-50.
[2] 王丽,赵刚. 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21, 40(6): 78-83.
[3] 刘波,陈晨. 立德树人视角下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23, 44(1): 112-117.
[4] 孙涛,周杰. 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20, 35(9): 33-37.
...